第3章

周三的户外调研撞上了台风天。原定去天文台观测的计划泡汤,众人挤在山脚的便利店躲雨。林微抱着湿漉漉的问卷,发现背包侧面的口袋沉甸甸的 —— 不知何时多了把黑色长柄伞,伞柄上刻着极小的 “Y” 字。

“江熠呢?” 有人突然问。

林微探头望去,看到便利店屋檐下,江熠正弯腰捡被风吹散的观测记录表。他的黑色背包敞着口,一本红色封皮的书露出来,正是那本被她摔出折痕的《穆旦诗集》。

雨势渐小时,江熠背着器材走过来,将伞塞给林微:“拿着。”

“你怎么办?”

“物理系的楼比你们近。” 他转身冲进雨幕,冲锋衣的帽子被风吹起来,露出被雨水打湿的额发。林微望着他的背影,突然发现那把伞的伞骨内侧,用铅笔写着行小字:x³-3x+1=0 的解,其实藏在三次方程的几何意义里。

回到宿舍时,林微把湿淋淋的问卷摊开晾干,在最底下那张发现了个熟悉的笔迹 —— 有人用红笔修正了她统计错的百分比,旁边画了个简单的正态分布曲线。

窗外的月光爬上桌面,照亮了那把黑色长柄伞。林微轻轻转动伞柄,“Y” 字刻痕硌着掌心,像个尚未说出口的秘密。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物理系实验楼的灯光下,江熠正对着电脑里的文档发呆 —— 他试图用公式推导意识流叙事的结构,屏幕右下角弹出母亲的视频请求时,他迅速关掉了文档页面。

“下周的相亲别忘了。” 母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苏家的女儿在美国读金融,跟你很配。”

江熠的目光落在桌角的《穆旦诗集》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片枫叶:“知道了。”

挂掉电话,他点开林微的头像 —— 是只抱着书本的卡通猫,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图书馆的书架。窗外的台风又起,雨点敲打着玻璃,像首没节奏的序曲。

实验室的荧光灯管发出嗡鸣时,林微第无数次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墙上的时钟指向凌晨两点,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未完成的数据分析表,鼠标指针悬在 “显著性差异” 一栏,像只找不到方向的飞蛾。

桌角突然多出个白色纸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林微抬头,江熠正站在实验台旁脱白大褂,袖口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因长期握笔而凸起的青筋。“速溶的。” 他丢下三个字,转身走向打印机,脚步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纸杯上印着物理系实验室的 logo,林微抿了一口,微苦的液体滑过喉咙时,惊觉是她惯喝的榛果味。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每天凌晨两点零五分,总会有一杯温度刚好的咖啡出现在她桌角。

“谢谢。” 她对着他的背影小声说,对方正弯腰捡掉落的打印纸,闻言顿了顿,没回头:“别耽误进度。”

晨光爬上窗台时,林微终于完成了数据分析。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发现江熠趴在桌上睡着了,侧脸贴着摊开的物理学报,眉头还微微皱着。他的笔记本摊在一旁,最后一页画着奇怪的图案 —— 像是用函数曲线勾勒的枫叶轮廓。

项目提交前的最后一次户外调研,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林微特意把那把黑色长柄伞塞进背包,伞骨内侧的铅笔字被她用透明胶带小心贴好,生怕被雨水晕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