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场上,灯光璀璨如昼,人声鼎沸如同海啸。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根横亘在2米45高度的纤细横杆上。这是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高决赛,全球直播。
林凡站在起跑点,深呼吸,调整着节奏。他穿着红色的国家队队服,肌肉线条流畅而充满爆发力,眼神锐利如鹰。他是这个项目的王者,过去两年横扫各大赛事,被誉为百年一遇的跳高奇才,距离世界纪录仅一步之遥。赞助商把他捧上天,媒体天天围追堵截,队里把他当祖宗供着,朋友多得数不过来,每个人都对他笑脸相迎,称兄道弟。
他助跑,加速,踏跳,腾空!身体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而有力的弧线,背弓拉满,如同展翅的大鹏!
成功了!
横杆轻微颤动,但稳稳停住!
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新的赛会记录!
教练和队友疯狂地冲上来拥抱他,记者的话筒几乎要塞进他嘴里。林凡享受着这万众瞩目的时刻,意气风发。
然而,命运的转折有时就在下一秒。
一周后的一次普通训练课,天气有些湿滑。林凡在进行一次强度不大的过杆练习时,落地瞬间脚下猛地一滑,重心失控!他听到自己右腿传来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
剧痛瞬间淹没了他!
诊断结果:跟腱断裂,伴随严重的踝关节韧带撕裂。
运动生涯的死刑判决书。
手术很成功,但漫长的恢复期和不确定的未来才是最大的折磨。
从医院回到队里,林凡的世界彻底变了。
最初的几天,还有领导和队友来看望,说着冠冕堂皇的安慰话。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恢复缓慢,复出遥遥无期,来看他的人越来越少。
赞助商以“形象受损”为由,迅速终止了合同。原本堆满宿舍的礼品和代言产品被撤走,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
媒体不再追逐他,转而报道下一个崛起的“天才”。
那些称兄道弟的“朋友”,电话打不通,微信发不回,仿佛人间蒸发。
甚至队里的态度也冷淡下来。他的宿舍从单间被调到了阴冷的底层角落,理疗师的预约变得困难,新来的小队员看他的眼神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凡哥…唉,可惜了。”
“还以为他能破世界纪录呢,这下废了。”
“运动员就这样,吃青春饭,一受伤就完蛋。”
“占着资源也没用了,队里又不是慈善机构。”
他拄着拐杖,听着这些背后的议论,心如刀割。他试着去健身房进行恢复性训练,但那条伤腿软弱无力,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刺痛和恐惧。曾经能轻松飞跃的高度,现在连摸高都困难。
他看到新的重点队员被教练们众星捧月般围着,使用着最好的器材和场地,就像当年的他。而他自己,就像一个多余的、碍眼的影子,被遗忘在角落。
一次,他试图用一下那台进口的垂直弹跳训练器,一个新来的、肌肉发达的青训队员(据说很有潜力)不耐烦地推开他:“喂,瘸子,一边去!别挡着别人训练!这玩意儿你现在用了也是浪费!”
旁边的几个队员发出低低的窃笑。教练看了一眼,没说话,默认了这种态度。
林凡攥紧了拐杖,指甲掐进掌心,默默地退到一边。巨大的屈辱感和绝望几乎要将他吞噬。他仿佛看到自己的未来:拿着一点微薄的伤残补助,离开这个曾经带给他无限荣光的地方,然后泯然众人,被人彻底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