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书生救下一只白狐,放归山林。后书生赴京赶考遇劫,白狐化身老人相助,并赠玉佩护身。考场上书生文思泉涌,高中状元……

第一章 玉佩惊魂

高中状元的第二年,我因赈灾有功被擢升为知府。

赴任途中暴雨突至,山路被冲毁,只得借宿于一间荒凉古庙。

深夜烛火摇曳,怀中玉佩忽然发烫,惊醒时只见蛛网密布的神像后走出一位白发老妪。

她颤巍巍指着我胸前荧光流转的玉佩:“年轻人,这护心玉可是故人所赠?”

我猛然起身,玉佩险些从掌心滑落——那正是狐仙所赠之物。

老妪眼底泛起琥珀色光芒:“他赠玉时可曾说过,这玉是有生命的?”

这顶青绸官轿,四个轿夫踩在漫过脚踝的泥浆里,深一脚浅一脚,走得实在憋屈。雨水毫无章法地敲打着轿顶,噼啪作响,像是无数急躁的手指在叩问。我坐在里头,身子随着轿子摇晃,手里攥着的那卷《水经注》半晌也没翻过一页。新裁的知府官服浆得硬挺,摩擦着皮肤,提醒着我此刻的身份——去岁状元,今朝因那场潞州水患的赈济事宜办得还算妥帖,破格擢升了这青州府的知府。

轿外是愈发凄厉的风声,卷着雨点,抽打得轿帘簌簌抖动。一股湿冷的寒气从缝隙里钻进来,钻进官服的领口袖口,缠缠绵绵,挥之不去。

“大人!”随行护卫的班头勒马靠近轿窗,声音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雨太大了!前头…前头山路像是让冲下来的泥浆子给堵死了!这…这天色眼看就要黑透,怕是…怕是过不去了!”

我掀开轿帘一角,往外望去。天地间灰蒙蒙一片,远山早已隐匿在雨幕之后,近处的树木被狂风拉扯得东倒西歪。脚下的官道已成泥河,浑浊的黄水裹挟着断枝碎石,汹涌而下。前路确是一片混沌,难辨踪迹。

“附近可有人家能暂避?”我提高声音,几乎要淹没在风雨里。

班头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艰难回道:“回大人,这荒山野岭…卑职记得往前再二三里,似有座废弃的山神庙,年久失修,但好歹能挡挡风雨!”

“就去那里!”我放下轿帘,靠回椅背。指尖无意识地触到胸前,隔着几层衣料,能感到那块玉佩温润的轮廓。自那年春闱放榜,我外放为官,它便一直贴肉戴着,冰凉的玉身早已被焐得与体温一致,成了习惯的一部分。

轿子调转方向,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约莫小半个时辰后,终于停下。

“大人,到了。”

我弯腰走出轿门,一股挟着草木腥气和陈腐尘埃的风立刻扑面而来。眼前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庙宇,门楣歪斜,蛛网密布,一块字迹模糊的旧匾额斜挂着,依稀可辨“山神”二字。庙墙斑驳,爬满了湿漉漉的青苔,檐角塌了一角,雨水如注倾泻而下,在石阶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侍卫们先行进去查探,片刻后出来:“大人,里头还算完整,能避雨,只是…脏乱了些。”

“无妨。”我摆摆手,示意他们将紧要的文书箱笼搬进去。

踏入庙门,一股更浓重的霉湿气味涌入鼻腔。殿堂不大,正中一尊泥塑山神像色彩剥落殆尽,露出里头灰黑的胎土,神像面容模糊,唯有一双空洞的眼睛俯视着下方,身上挂满灰絮蛛网,竟显出几分诡异的慈和。神像前的供桌积了厚厚一层灰,角落散落着几捆早已腐烂的稻草,似是曾有樵夫或路人在此歇脚。地面坑洼,到处是漏雨形成的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