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轩在一众士兵的簇拥下,走出城门。
城门口黑压压的人群还未散去。
看到他活着出来,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出来了!出来了!”
“没……没被砍头?”
“我的天!他居然还活着!那岂不是说,太子妃真的被他救活了?”
“看他年纪轻轻,莫不是华佗在世,扁鹊重生?”
议论声直接炸开了锅。
叶玉轩面色平静,什么都没说。
他清楚,身后那几名护送他的士兵,说好听点是护送他,说句难听的,其实是押送。
皇帝的赏赐?
不,这是皇帝给他戴的脚镣。
叶玉轩心中冷笑。
不愧是大明开国天子啊。
穿过繁华的街市,又走了许久,才到叶家的小院子。
几间不大不小的青砖瓦房,种着些寻常的草药,空气中,还散发着淡淡的苦涩气味。
叶家世代行医,祖父曾是金陵小有名气的大夫,父亲医术也算精湛。
可惜,时运不济,一场战乱夺走了父亲的性命,也带走了叶家的荣光。
如今的叶家,只剩下他一个主子,和几个忠心耿耿的老仆。
“少爷!”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仆人,听见动静,就脚步飞快的跑出来。
正是从小看着叶玉轩长大的福伯。
“您可算回来了!您这一天一夜都去哪了?可把老奴给急死了!外面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我还以为……”
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太监,打断了他的话。
“圣旨到——”
“叶家上下,接旨!”
叶玉轩没有丝毫迟疑,转身对着福伯等人低声道:“都跪下。”
“草民叶玉轩,恭迎圣旨!”
叶玉轩整理了一下衣袍,率先跪倒在地,姿态恭敬,无可挑剔。
福伯和仆人们慌忙跟着跪下,一个个身体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那太监满意地哼了一声,这才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杏林奇才叶玉轩,以盖世医术,救太子妃于危难,功在社稷,德被苍生。朕心甚慰,特赏黄金千两,赐金陵城内三进府邸一座……”
黄金千两!
府邸一座!
跪在后面的福伯和仆人们,脑子“嗡”的一声,彻底懵了。
他们难以置信地抬起头。
互相交换着惊骇的眼神。
自家少爷……救了太子妃?
那个连煎药都会弄错火候,看医书就打瞌睡的少爷?
这是哪跟哪啊?
然而,宣旨太监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他们如遭雷击。
“……另,为彰其仁心仁术,使万民同沐圣恩,朕命叶玉轩即日起,于所赐府邸之内,奉旨行医!钦此!”
“奉旨行医?”
福伯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盯着叶玉轩的背影,眼神十分复杂。
完了!
这下完了!
少爷根本不会治病啊!
这要是传出去,可是欺君之罪!要满门抄斩的!
他急得满头大汗,几次想开口,却被那太监冰冷的眼神吓得把话又咽了回去。
叶玉轩却仿佛没感受到身后仆人们的惊恐,他深深叩首,声音洪亮。
“草民叶玉轩,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拜,额头结结实实地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宣旨太监将圣旨交到他手中,又示意身后的小太监递上一个沉甸甸的托盘,上面放着一叠房契地契,和几锭灿灿发光的金元宝。
“叶神医,接旨吧。”
太监皮笑肉不笑,“皇爷对你可是寄予厚望,你可千万别让皇爷失望啊。”
他特意在“神医”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公公放心,草民定当鞠躬尽瘁,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解难。”叶玉轩双手高举,恭敬地接过圣旨和赏赐。
直到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去,院子里还是一片死寂。
“少爷!”
福伯第一个从地上爬起来,也顾不上礼数,一把抓住叶玉轩的胳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会治病的?还……还治好了太子妃?这要是弄错了,咱们叶家可就……”
几个仆人也围了上来,脸上全是担忧。
“是啊少爷,老奴怎么不知道您会医术?”
“咱们……咱们不会是在做梦吧?”
看着他们惊慌的脸,叶玉轩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
他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将圣旨和房契小心翼翼地收好。
他当然不会医术。
那个濒死的太子妃,也不是他用医术救活的。
但他不能说。
那个秘密,比欺君之罪更加惊世骇俗,一旦泄露,他会死得比任何人都惨。
朱元璋的这道圣旨,看似是天大的恩宠,实则,是把他关进了一座豪华大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