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在彻底弄清楚这枚棋子的来历和目的之前,监视,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有任何异动,随时来报。”

“臣,遵旨!”

二虎躬身告退,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

奉天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折,却久久没有落笔。

叶玉轩……

常家……

太子……

这盘棋,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彼时,玉轩医馆内。

叶玉轩正被常茂拎着,咳得撕心裂肺。

“咳咳……国公爷,快……快放我下来……”

常茂这才反应过来,他还揪着叶神医,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赶紧将人放在地上,还顺手帮他拍了拍背。

“叶神医,对不住,我……我太激动了。”

他的声音粗嘎,眼睛里依旧布满血丝。

叶玉轩舒了口气,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他心里却在打鼓,这郑国公,不亏是常遇春的儿子。

也是爆仗脾气,一点就炸。

“敢问叶神医,”

常茂俯下身,声音压得极低,“这毒,你可有头绪?”

叶玉轩摇了摇头。

“红花、桃仁,配伍麝香,确是堕胎的方子。但这几味药,寻常药铺都能买到,算不得什么稀罕物。

用的地方对了,是治病救人;用的地方不对,便是杀人不见血的毒药。”

他顿了顿,看向常茂:“这事,不好查。对方既然敢对太子妃下手,心思必然极为缜密,恐怕不会留下马脚。”

“国公爷不妨想想,常家有何血海深仇的仇家?”

常茂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仇家?”

他发出一声冷笑,“我常家在大明什么地位?我爹南征北战,杀的蒙元鞑子、陈友谅的旧部,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仇家多得去了!”

“可是,”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狠厉,“那些都是战场上的恩怨,刀对刀,枪对枪,死了活该!

在背后用这种阴损的招数,害一个女人和未出世的孩子,算什么英雄好汉?!”

他气得在医馆的大堂里来回踱步。

“这帮藏头露尾的鼠辈!别让老子抓到!抓到以后,我非把他们全家老小都片成肉糜,喂城外的野狗!”

叶玉轩沉默不语。

他知道,常茂这话不是说说而已。

这位国公爷,是真干得出来。

“不行!”

常茂猛地停下脚步,双眼赤红地盯着叶玉轩,“这事儿太大,我必须立刻进宫!我要去面见陛下,把这事告诉他老人家!”

他猛地一抱拳:“叶神医,今日大恩,我常茂记下了!改日再来登门道谢!”

说完,他转身就走,脚步生风。

叶玉轩看着他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微微松了口气。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让他自己去查?

开什么玩笑。

应天府里水深王八多,自己一个根基浅薄的穿越者,一头扎进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让常家去查?

常茂是个莽夫,一查起来必然是满城风雨,打草惊蛇。

唯有把这件事捅到最高层,捅到那位多疑又掌控欲极强的洪武大帝面前,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只有朱元璋,才有能力、有魄力,用雷霆手段,把藏在混水面下的黑手揪出来。

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洗脱自己身上的嫌疑。

一个发现惊天阴谋,并及时上报的功臣,总比一个来历不明、藏着掖着的神医,要安全得多。

他走到门口,朝街上瞥了一眼。

斜对面的包子铺,今天换了个新的伙计,吆喝得格外卖力。

街角那个算命的瞎子,坐姿笔挺,耳朵总是不经意地朝向自己这边。

远处巷口,一个乞丐揣着手,看似在打盹,但眼角的余光却死死锁定着医馆的大门。

呵,这么快就安排上了。

朱元璋,你的锦衣卫效率还真不是盖的。

叶玉轩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转身回了屋,仿佛什么都没有察觉。

他走到药柜前,将先前写下的那张记录着太子妃“病因”的药方,连同药渣,一并投入了药炉之中。

橘红色的火苗窜起,很快,便将那张薄薄的纸片毁尸灭迹。

……

奉天殿。

朱元璋刚处理完一份关于漕运的奏折,捏了捏鼻梁,只觉得一阵疲惫。

当皇帝,真不是个轻松活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

“启禀陛下,郑国公常茂,殿外求见。”

朱元璋眉头一挑。

常茂?

这小子刚从叶玉轩那里出来,就火急火燎地跑来见咱家?

有意思。

他放下朱笔,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龙椅上,恢复了那副威严莫测的帝王姿态。

“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常茂一身戎装,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只是他脸上的神情,与平日里的飞扬跋扈不同,写满了焦急与愤怒。

不等太监通传完,常茂就已经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臣,常茂,叩见陛下!”

他的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颤抖。

朱元璋打量着他,心中念头飞转。

这架势,不对劲。

“起来说话。”

他淡淡开口。

常茂却没有起身,反而猛地抬头,直视朱元璋,恳切道:“陛下,臣有天大的要事启奏!恳请陛下屏退左右!”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

屏退左右?

这是要说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难道是……常家和叶玉轩,在搞什么名堂?

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整座大殿。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深邃的目光在常茂身上来回扫视了几圈。

最终,才冲旁边的太监挥挥手。

“你们,都退下。”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