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
听到了这一番话。
王承恩心里面咯噔一下。
不过,他并没有同情那些官员。
感受到朱由检身上的杀气。
知道一群文武百官要遭殃以后,王承恩相当的兴奋。
他了解那些官员们,平日里有多么的可恶。
只不过作为一名太监,根本就动摇不了那些官员的根基。
知道自己家皇上被官员忽悠,王承恩急在了心里。
只可惜没有太多的证据,没有办法解决那些官员。
王承恩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过现在好了。
皇上已经看清楚了,众多文武百官的真实面目了。
那些官员要完了。
想到了这些的王承恩,巴不得那些官员全部被杀光。
这样一来的话。
大明帝国的朝堂,将会彻底的被清空。
腐朽的大明帝国,或许能够焕发更多的生机。
王承恩带着几分渴望。
在他渴望的目光注视之下,朱由检也没有闲下来。
他没有忘记在京城之中,还有召唤的1万人。
连带着今天的万倍返还,也都还没有使用。
凭借着两个系统在。
只需要稳住几天的时间,就可以不用看那些官员了。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必须收拾了。
回过神来的朱由检,认真的开口:“大伴,你让人准备一下。”
“随朕乔装打扮一下,偷偷摸摸的出宫。”
“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更不准把消息泄露给那些文武百官。”
朱由检有些迫不及待。
今天召唤的1万人,他这个皇上必须得尽快利用起来。
用这些人打开局面。
“遵旨~”
“老奴这就去准备。”
一听到自己家皇上要出宫。
王承恩根本就不问为什么,立刻第一时间老老实实的执行。
……
皇宫外~
走出了宫门的官员们,立刻按照自己所属的党派聚在一起。
他们回到了自己的衙门,认真的讨论起来。
“大人~”
“咱们今天在朝堂上要的银子和粮食,是不是太多了。”
“把皇上都逼得有些急眼了,要让我们捐银子,还要征收商业税呢。”
官员们围在魏藻德身边,语气之中都带着几分担忧。
听到了这样的话。
魏藻德犹豫和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对官员们吩咐:“都说了,数据不要太夸张。”
“不过也没事,皇上的想法已经被我们阻止了 !”
“要让你们把银子拿出来,本官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目前的空缺还很大,各位可都得想想办法。”
“向皇上建议,征收未来几年的赋税。”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得缓缓的建议,徐徐图之。”
“皇上不能让那些百姓受苦,但总不能让我们苦吧。”
“到时候大家一起联名上书,应该能够说得动。”
魏藻德也觉得要的银子和粮食,数目确实有些庞大。
毕竟这其中还掺杂了,他们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
自家皇上对向百姓们,征收赋税的事情这么抗拒。
反应居然会如此的激烈。
听到了魏藻德的这一波安排,一群官员们连连点头。
“明白,大人。”
“皇上现在是不知道,那些士兵和灾民们的情况有多糟。”
“到处都在要银子,不想办法补上可不行。”
“今天皇上正在气头上,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想的。”
“以往随便说一说,再拿目前的困境来威胁,皇上往往都会同意。”
“可今天一改往日的常态,我们确实需要冷静冷静。”
“不过正如大人所说的那样,有我们这些人一直循序渐进,这件事情肯定会推进下去的。”
“到时候安排手底下的人征收,银子和粮食肯定少不了。”
今日的早朝,虽然没有达成目的。
但众多的官员们并不放弃,接下来依旧还会催促。
反正在他们看来。
自己一群人团结一致,保持着共同的利益。
自己家的皇上,根本就动不了他们。
反而还会借着这样的机会,多捞一些银子。
想到了这些的官员们,根本就不在乎朱由检发火。
只当今天的皇上脑袋抽风了,一时之间想不通而已。
听着手底下官员们的分析。
魏藻德满意的点了点,随后又认真的交代到:“就这么办了,拖上几天再提。”
“不过今天你们一个个的,都在朝堂上哭穷。”
“皇上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难免会安排相应的人员打听。”
“虽然东厂没有了,但锦衣卫的人还在。”
“我们的那些政敌,时时刻刻都在盯紧。”
“这几天都先安稳一下,不要太嚣张跋扈了,避免被人抓住把柄。”
为了手底下官员的安全,魏藻德不得不提醒一番。
一个个的官员们连连点头,积极的保证承诺:“放心吧,大人。”
“锦衣卫那边也有我们的人,皇上安排打探也没事。”
“至于其他的那些政敌,跟我们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都知道彼此的底细。”
“真要是戳穿了的话,对大家都没有任何的好处。”
官员们越说越自信。
在这样的利益面前,所有人都会保持相应的一致。
毕竟大家是一起哭穷,一起不想捐银子的。
谁要是捅出来的话 ,所有人都得跟着遭殃。
他们不相信,会有这么愚蠢的人员。
“小心为妙~”
对于手底下人员的自信,魏藻德叮嘱一番后也不再多说什么。
很简单,他也跟官员们有同样的想法。
与此同时~
其他的众多官员,比如陈新甲,周延儒等人也在各自议论。
包括朱纯臣这样的武将勋贵,也都为朝堂上的事情分析。
不过在一番分析下来以后。
他们也并不认为,朱由检发火以后能做些什么。
对方当了十几年的皇帝,一直都是这样刚愎自用、生性多疑。
一个个官员们早已经习以为常,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外一边~
周奎的家中~
作为朱由检的老丈人,当朝的皇亲国戚。
周奎一家人的身份,在大明朝来说是最珍贵的一波了。
回到了自己的府中,周奎就有十几名侍女伺候着。
桌子上摆着各种精致、奢华的饭菜, 一顿饭至少是几十两银子。
各种吃穿用度,比朱由检这一位皇上还奢侈。
美滋滋享受着这一切的周奎,别提有多么的舒坦。
人老心不老的他,一直标榜自己老当益壮。
上个月还起了第36房小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