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暮色寻画
京城的旧货市场,总在暮色四合时显露出几分别样的韵味。青石板路被白日的喧嚣烘得微暖,此刻正随着夕阳西沉,慢慢敛去热度。柳云舟背着半旧的画夹,指尖攥着刚卖画换来的几两碎银,碎银边缘硌得指腹有些发疼,却也让他心里踏实 —— 这钱,够给母亲抓半个月的药了。
他脚步匆匆,正要拐进通往自家破院的小巷,眼角余光却瞥见街角老摊位上,一卷蒙尘的绢布静静躺在一堆旧物里。那绢布边角被虫蛀得发毛,颜色也因岁月侵蚀变得暗沉,可不知为何,柳云舟总觉得它在暮色里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暖意,像冬日里晒过太阳的棉被,又像母亲熬药时飘出的淡淡药香。
“老丈,这卷画怎么卖?” 柳云舟停下脚步,蹲在摊位前,指尖轻轻拂过绢布表面的灰尘。
摆摊的老丈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正低头收拾着摊位上的零碎物件,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公子若真心喜欢,五文钱便拿去。这画搁了三十年,旁人看它是废绢,或许你能看出些不一样的东西。”
五文钱不算多,柳云舟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铜钱递过去,小心翼翼地将画轴卷好,揣进了画夹。他不知道这画到底有什么特别,只觉得那股暖意顺着绢布传到掌心,像一团揉碎的月光,裹着淡淡的檀香,让人心安。
2 画中奇缘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柳云舟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子里的老槐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屋内传来母亲轻微的咳嗽声。他轻手轻脚地走进里屋,点亮油灯,昏黄的灯光瞬间照亮了简陋的房间 —— 土墙斑驳,家具陈旧,唯有桌上整齐叠放的药包,透着几分生活的气息。
“云舟,回来了?” 母亲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却还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娘,我回来了,还买了幅画。” 柳云舟将药包放在桌上,又小心翼翼地把古画展开。油灯的光芒落在画轴上,原本暗沉的绢布仿佛被注入了生机,峰峦叠嶂在灯光下渐渐清晰,山间飞瀑如银练般垂落,砸在山脚下的碧潭里,溅起的水花似要冲破画纸。更奇妙的是,潭面上飘着几片粉色的花瓣,随着灯光晃动,竟似有淡淡的檀香从画中漫出,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鸟鸣声,清脆得仿佛就在耳边。
母亲凑过来看了一眼,眼中满是惊奇:“这画倒是别致,看着竟像活的一样。”
从那以后,柳云舟的生活多了一件趣事 —— 每日忙完生计、照顾好母亲后,他都会坐在油灯前,对着古画发呆。有时兴起,还会拿起画笔,在画的留白处添上几笔。春天,他在山脚下添上几株含苞待放的桃树,粉嫩的花苞在画中显得格外娇艳;夏天,他在潭边画了几只戏水的鸭子,憨态可掬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游出来;秋天,他给山间的树木添上金黄的枫叶,秋风仿佛能吹动叶片,让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冬天,他又在松枝上描了厚厚的积雪,还在雪地上画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像是有人刚从这里走过。
随着柳云舟添的景致越来越多,画中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檀香愈发浓郁,鸟鸣声也越来越清晰,有时深夜里,母亲甚至能在睡梦中听到画里传来的流水声。“这画倒真像活了。” 母亲不止一次这样感叹,眼中的笑意也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