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凌薇起初只是冷眼旁观,对柳云舟带来的东西毫不感兴趣。可渐渐地,她开始好奇起来。有一次,柳云舟将桂花糕递到她面前,她犹豫了许久,还是伸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桂花的清香在口中弥漫开来,甜而不腻的口感让她眼前一亮。从那以后,她便会主动等着柳云舟带来凡间的吃食,有时还会对着布偶愣神,似乎在思考这小小的物件为何能如此可爱。

柳云舟还经常给凌薇讲京城的趣事。他会告诉她,街东头的王婆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浆,豆浆的香味能飘三条街远,街坊邻居都爱去她那里买豆浆;巷口的李铁匠手艺精湛,打铁时发出的叮当声,在整条街上都能听到,那声音听着就觉得踏实;还有每年元宵节,京城的大街小巷都会挂满花灯,各种各样的花灯形态各异,有兔子灯、荷花灯、龙灯,晚上点亮后,整个京城都像变成了灯的海洋,孩子们提着花灯在街头奔跑,笑声此起彼伏。

“凡间竟这般吵闹?” 凌薇的指尖轻轻划过柳云舟带来的话本,眼底的清冷渐渐散去,多了几分好奇,“可听你说起时,倒不觉得烦。”

“热闹才好呢。” 柳云舟坐在潭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水里,看着水面泛起的涟漪,笑着说道,“母亲常说,有人气的地方才有活气。就像我家隔壁的王婆婆,虽然每天磨豆浆很辛苦,可看着大家喝着她磨的豆浆露出开心的笑容,她自己也笑得合不拢嘴;李铁匠也是,每当看到自己打的铁器被客人满意地买走,他脸上的皱纹都会舒展开来。”

凌薇沉默着,抬手在空中虚画几笔,一幅市井图渐渐浮现:青石板路上,挑着担子的小贩在大声吆喝,穿红衣的姑娘站在花摊前挑选鲜花,白发苍苍的老丈在树下与人下棋。只是画中的人物都没有表情,像是精致却冰冷的木偶,没有一丝生气。

“我画不出你说的活气。” 她轻轻叹了口气,抬手将画抹散,语气中带着几分失落,“仙山的风是静的,雪是静的,连时间都是静止的。三百年了,我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这种平静,可现在才知道,我只是忘了热闹是什么样子。”

柳云舟看着她落寞的侧脸,心中一动,从怀中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画笔,递到凌薇面前:“凌薇姑娘,我教你画吧。不是画仙山的清冷,而是画凡间的烟火气。你看,画笑脸时,要让嘴角向上弯,眼睛眯成月牙的形状,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笑容里的温暖;画热闹的集市时,要让笔墨浓重一些,线条活泼一些,就像把街上的声音都揉进画里一样,这样画出来的场景才会有生气。”

凌薇看着柳云舟手中的画笔,又看了看他真诚的眼神,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伸手接了过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仙山中多了许多 “凡间景致”。凌薇跟着柳云舟学画糖葫芦,红彤彤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