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姑苏知府衙署里,崔清珩作为钦差,暂在这里办公。

崔清珩端坐案前,面前一摞摞文书堆叠如山,最上方那份《东街民宅失鸡案》的折子尤为刺目。

"主子!"影五按剑的手背青筋暴起,愤愤不平道:“主子,他们分明在为难你,这些文书分明不涉及重要的事。他们怎么敢这么敷衍你?”

崔清珩并未抬眼,“天高皇帝远,此地盘根错节,地方官与地方豪绅联结便是最大的土皇帝,早已自成一方天地。我这初来乍到的,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需得应付一二的‘外人’。敷衍……自是常态。”

崔清珩笔尖在"盐税亏空"四字上重重一顿,墨色透纸三分,"江南道的水,比你想的深,也浑得多。"

影六忍不住道:“我们既然已经掌握了王万通勾结赵德才陷害苏家的证据,为何不立即捉拿王万通和赵德才?”

"证据?"崔清珩冷笑,指尖轻叩案上密信,"万通商行背后站着谁?赃银最终流向何处?官银私铸、官盐倒卖,盐课司只有一个赵德才参与?”

"现在收网,"他执起茶盏,水面倒映着冷峻的眉眼,"不过捞出几条浮在水面的小鱼小虾。”

“他们现在是抱成一团的利益共同体,只有破开一道,方能逐一击破,分而化之。”

窗外竹影婆娑,将他的侧脸切割成明暗交错的碎片。

“如今敌暗我明,当以静制动,藏锋守拙。”

"要钓,就钓那条藏起来的大鱼。"眼底闪过无情的冷笑。

话音落处,书房内一片死寂。

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了躺在他怀里的苏玥一身是血脆弱的模样。

他执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指节微微泛白。

“主子。” 影七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府上来人了。”

“进。”

门扉轻启,一个身着靛青短打的崔府小厮垂首躬身而入。他手中捧着个紫檀木匣,匣上搁着封信笺,火漆印上的印徽泛着暗色的光。

"世子爷。"小厮跪得恭敬,将木匣高举过顶,"夫人命小的送些物件来。"他顿了顿,额头几乎贴地,"夫人还说,盼您给个回音,让小的顺道带回去。"

崔清珩的目光在火漆印上停留一瞬。那是他母亲最爱的海棠纹样,自他每次外出离京,每月必会收到这样一封信,只是现下他这才到江南不久。

"放下吧。"淡道。

崔清珩眉头微蹙,母亲如此急切,必是有要紧事。他拆开火漆,信笺上是熟悉的簪花小楷:

"吾儿:

江南湿气侵骨,随信附上参茸丸三盒。另,汝父近日..."

母亲竟是问他婚事,信中罗列了几家门当户对的,知书达理的,适合担任镇国公府当家主母的贵女。

他脑中毫无征兆地闪过那个眼尾缀着泪痣——视礼教如无物、胆大包天的女子。握着信笺的手骤然一紧,指尖一白,信笺一角被捏皱了。

影五就立在崔清珩身旁,见主子看了信,呆愣着,又没有没避着他,他便往信上瞄了一眼。

“主子,夫人这是催婚了?盒子里装的竟是未来主母的画像。”影五惊讶道。

一旁候着的年轻小厮从未这般近距离靠近过他家世子,这次因为他伶俐,偶然得了个给世子送东西的机会。

闻言,心头一跳,忍不住飞快抬眸偷觑了一眼自家世子那清冷如谪仙的侧颜,心底暗忖:世子这般人物,不知何等天仙才配得上?

影六心里暗戳戳地想,主子要成婚了?主子神仙一般的人物,不食人间烟火,不知那红烛帐暖、温香软玉……会是何模样?念头一起,又觉亵渎,立刻掐灭。

影七则思绪飘得更远,主子这般清冷高贵,不喜女色,一看就是不会哄人的,怕是连延绵子嗣都如同例行公事,亲近不起来,相敬如宾。遂摇摇头。

良久后,崔清珩缓缓松开捏紧的信笺。示意影五打开了木匣子,五幅贵女图一一展开。

他作为镇国公府的掌族人,从小经大儒教导,要克己复礼,端方持重,谨肃自持,戒骄戒欲。因此他连爱吃什么,他母亲都不太清楚。

他一直做得很好,以前如此,以后也如此,爱憎好恶,皆是多余。

每幅画像都极尽华美,画中女子也是婀娜多姿,各有千秋。画像还详细记录描述了每位佳人的家世、生辰年岁、喜好等等。

崔清珩在每幅画面前都停留不足三息,便让影五撤下了。

对他来说,婚姻如同镇国公府祠堂中供奉的礼器,只需形制合度,能承宗庙之重即可。娶谁,并无分别,只要撑得起镇国公府的当家主母便可。

小厮看到自家世子看未来主母的画像,仍旧是一副无情无欲的样子,不像别人见到一幅美人图就流连忘返,心里叹谓,世子不愧是京城第一公子,克己守礼的正人君子,不由越发敬佩。暗自高兴,等他回京城,足够他在其他府邸的小厮面前,吹嘘了。

影五眼角余光瞥见主子回信内容,"择合宜者即可。"心下暗叹,主子真无趣,连终身大事都如此冷静自持。

最后,小厮便带着一封信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