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通过武力在津门卫站稳脚跟,成为一方霸主,平日里肆意妄为,百姓敢怒不敢言 。
人物关系:与庆春班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不断刁难戏班;与王三炮是上下级关系,王三炮对他唯命是从,帮他执行各种命令 。
在故事中的作用:作为故事中的反派,他的出现为庆春班带来了重重危机,推动了矛盾冲突的发展,他与庆春班之间的对抗,凸显了戏曲传承者们在权势压迫下坚守信念的不易 。
王三炮
身份:李司令手下的巡防营副营长,为虎作伥,是李司令压迫庆春班的帮凶。
年龄:三十多岁,跟随李司令多年,沾染了一身的匪气 。
性格:凶狠、残暴,没有底线,为了讨好李司令,不择手段,对戏班众人毫无怜悯之心 。
形象:满脸凶相,脸上有一道疤,那是他早年混江湖时留下的。他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军装,帽子压得很低,眼神中透着凶狠与贪婪。
背景:出身草莽,后投靠李司令,凭借心狠手辣得到重用 。
人物关系:对李司令忠心耿耿,听从他的一切指令;对庆春班众人充满敌意,多次在李司令面前进谗言,制造麻烦 。
在故事中的作用:他是李司令的爪牙,直接与庆春班产生冲突,如在寿宴上扎伤苏玉卿,加剧了双方的矛盾,使故事的紧张氛围不断升级 。
1.贵妃醉酒
民国十七年,津门卫的雨下了整月,德和楼戏台前的青石板缝里都浸着潮气。班主程砚秋捏着张皱巴巴的戏报,指腹蹭过“庆春班 压轴《贵妃醉酒》”几个烫金大字,喉结动了动,将半碗冷茶灌进肚里。
后台的油彩味混着霉味飘过来,小徒弟柱子正给头牌苏玉卿描眉,见程砚秋进来,手一抖,将眼线画歪了半寸。“班主,”柱子声音发颤,“方才巡防营的人又来问,今晚的戏……真不改?”
苏玉卿对着铜镜,自己拈了眉笔修补眼线,声音清润如戏腔:“改什么?改了《贵妃醉酒》,那还是杨贵妃吗?”她鬓边的珠花随着动作轻晃,是十年前程砚秋用三个月戏酬给她买的,如今珠子上已磨出细痕。
程砚秋叹了口气,将戏报拍在妆台上:“不是咱想改,是新来的李司令发话了。说杨贵妃醉后思君太悲切,要改成‘贵妃贺捷’,加段歌舞庆他收复失地。”
这话刚落,后台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巡防营的副营长王三炮挎着枪走进来,军靴踩在木板上咚咚作响。“程班主,苏老板,”他皮笑肉不笑地扫过众人,“司令的意思,你们想通了?今晚要是唱砸了,这德和楼,怕是要换块招牌。”
程砚秋上前一步,将苏玉卿挡在身后:“王副营,戏曲这东西,讲究的是原汁原味。改了情节,就失了魂了。”
王三炮冷笑一声,枪口在程砚秋胸口轻点:“魂?在这津门卫,李司令的话就是魂!今晚要是见不到‘贵妃贺捷’,你们庆春班,就别想再登台!”说罢,他狠狠踹了脚旁边的衣箱,转身带上门,留下满室沉寂。
柱子吓得脸色发白,手里的眉笔“当啷”掉在地上:“班主,要不……咱就改改?总不能砸了大伙的饭碗啊。”后台其他伙计也跟着附和,七嘴八舌地劝着,雨丝从窗缝里飘进来,打湿了角落里堆叠的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