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忽冷忽热的感情
深秋的风裹着细碎的凉意,从写字楼的玻璃窗缝里钻进来,落在欣欣摊开的笔记本上。她握着笔的手指顿了顿,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手机 —— 屏幕安静地躺在桌角,从早上九点到现在,没有一条新消息。
这已经是男友陈默失联的第三天了。
欣欣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眼前的策划案上。可脑子里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沉甸甸的,那些原本清晰的思路全都搅成了乱麻。她忍不住想起上个月的这个时候,也是这样一个降温的早晨,陈默捧着热乎的豆浆油条出现在公司楼下,羽绒服口袋里还揣着暖手宝,见到她时眼睛弯成月牙:“看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温,怕你又忘了吃早饭。”
那时候的暖意,好像还残留在指尖。
欣欣和陈默是在去年春天的艺术展上认识的。那天她对着一幅印象派画作看得入神,陈默突然站在她身边,轻声解读画里隐藏的光影技巧。他声音温和,眼神里带着对艺术的热爱,聊起天来又幽默风趣,轻易就勾起了欣欣的好感。从画展到咖啡馆,再到傍晚的公园散步,他们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
确定关系后的第一个月,陈默把 “浪漫” 两个字诠释到了极致。欣欣加班到深夜,他会算好时间点外卖送到公司,还附上一张手写便签:“别太累,我等你回家”;她随口提过一句喜欢某个小众乐队,他就托朋友弄到两张演唱会门票,提前半个月规划好路线;就连她来例假时肚子疼,他都会请假在家煮红糖姜茶,用热水袋裹着毛巾敷在她肚子上,笨拙地讲冷笑话转移她的注意力。
那段时间,欣欣总觉得自己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人。她会在午休时和同事分享陈默的贴心举动,会在朋友圈偷偷发两人的牵手照,连父母都看出来她的变化,笑着说她眼里有光。那时候的陈默,是她世界里的太阳,只要有他在,好像连阴天都变得明媚起来。
可这份明媚并没有持续太久。
大概从恋爱半年后开始,陈默的态度就像被按了随机切换键。有时候前一天还在陪她看午夜场电影,第二天就突然变得冷淡。欣欣发消息问他 “在干嘛”,他隔了四五个小时才回复 “忙”;约好周末去周边城市短途旅行,临出发前他却说 “公司临时有事,下次吧”,可欣欣后来在他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他和一群人去爬山的照片。
第一次经历这种落差时,欣欣以为是自己太敏感。她安慰自己,陈默工作压力大,偶尔情绪不好也正常。她主动找他沟通,语气小心翼翼:“是不是我最近太打扰你了?要是你忙的话,我们可以少联系一点。”
陈默当时正坐在沙发上打游戏,闻言头也没抬:“想什么呢?我就是最近项目多,有点累。别瞎琢磨。” 他说完,伸手揉了揉欣欣的头发,动作还是像以前一样温柔,可欣欣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以前的专注和在意。
从那以后,陈默的忽冷忽热成了常态。
有时候,他会突然变回那个体贴的男友。上周三,欣欣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躲在楼梯间偷偷哭。她忍不住给陈默打了个电话,本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耐心安慰,没想到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他的声音带着不耐烦:“怎么了?我正开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