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从市里出发,坐了三个小时的客车,又在尘土飞扬的乡道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王家村的牌坊。请柬是三天前收到的,用的是最老式的红纸,烫金的“请柬”二字沉重又庄严。落款是远房表叔王建国,内容简短,却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命令感:“侄儿,王家小辈添丁,备下喜宴。你务必到场,切记,莫要迟到。”

你对这位表叔没什么印象,只依稀记得小时候他来家里串过门,是个寡言少语、面相忠厚的庄稼汉。但你还是来了,不是因为亲情,而是因为请柬上那句话:**“莫要迟到。”**这四个字被刻意加粗,仿佛带着某种无形的力量,让你感到一阵心悸。你隐隐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宴席。

牌坊下,没有接你的车,也没有欢迎的人。只有一条蜿蜒的水泥小路,通往村子深处。正值午后,阳光毒辣,蝉鸣声刺耳,但整个村子却安静得出奇,没有鸡鸣狗叫,没有孩子嬉闹,甚至连劳作的村民都看不到一个。只有一户人家门口挂着大红灯笼,贴着喜字,显然就是宴席的举办地。

你心里开始打鼓,这气氛实在太过诡异。你停下脚步,重新拿出那张请柬,仔细端详。请柬背后,用小得几乎看不见的铅笔字,写着几行额外的、不属于请柬正文的字。字迹潦草,像是匆忙写下的。

规则守则(宾客须知)

无论席面坐了多少人,你的位置永远是第十三把椅子。

席间上菜,若有两道菜同时上桌,务必先夹靠近你的那一道。

敬酒时,敬你酒的人若右手举杯,左手搭在你的肩上,你必须一饮而尽。

吃席时,若看到有人的筷子没有落在菜盘里,而是悬停在半空,你必须立即放下碗筷,并大声说:“此菜甚好!”

若宴席结束时,你发现自己的碗底是空的,且有油渍残留,请迅速离开。若碗底干净无油,必须立即返回座位,等待主人家的下一个指令。

如果你看到任何超过四根手指的人,请立刻低头,并假装在寻找掉在地上的东西。

你的心跳开始加速,后背渗出一层冷汗。这几条规则,每一条都像一个谜语,透着一股不合常理的荒诞感。第十三把椅子?双筷悬空?超过四根手指的人?这哪里是喜宴,这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你甚至怀疑这请柬是不是寄错了,或者你根本就不该来。但请柬上的“莫要迟到”像一句咒语,让你无法转身离开。

你深吸一口气,将请柬折好收进口袋,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大步走向那家门口挂着红灯笼的院子。你走进院子,发现里面已经摆了十几桌,每桌都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聊着天,抽着烟,嗑着瓜子,气氛和村外的死寂形成了鲜明对比。你提着的心稍微放了下来,或许是自己想多了,那几条规则只是某种当地的特殊风俗。

你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你看到每张桌子都围了八个或十个人,没有多余的空位。你绕着桌子走了一圈,没有找到所谓的“第十三把椅子”。你感到困惑,难道规则是骗人的?

就在你准备向一个大爷问路时,你看到院子最角落的一张桌子,正对着堂屋大门,桌边正好空着一个座位。你走过去,发现那个位置的椅背上,系着一条红色的绸带。你心中一动,这难道就是第十三把椅子?你坐了下去,旁边一个中年男人向你点头示意,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你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