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有什么比您更重要。”林静握住父亲的手,“从今天起,我是您的镜头,您的取景框,您的光圈和快门。我们一起去您想去的地方,看您想看的风景,我会把我所见的一切都描述给您听,然后由您来决定如何‘拍摄’。”

老人张口欲言,却什么也没说出来。一滴泪水从他不再明亮的眼睛里滑落,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窗外,朝阳初升,新的一天开始了。

林静的公寓里,摊开的行李箱占据了客厅大部分空间。她正在往里面塞镜头清洁器、存储卡和备用电池时,门铃响了。

林浩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袋早餐,脸上写满担忧。

“姐,你当真要这么做?辞去巴黎的工作,带一个几乎失明的老人全国旅行?”他进门后直截了当地问,把早餐袋放在堆满摄影器材的茶几上。

林静接过豆浆吸了一口,语气坚定:“机票订了,车租了,计划也做好了。第一站去徽州,爸一直想拍那里的古村落和牌坊群。”

“但你的职业...”

“我可以远程做设计咨询,足够了。”林静打断弟弟,“更何况,这是我现在唯一想做的事。”

林浩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这是我的一点积蓄,路上用。”

林静退了回去:“不用,我有存款。你照顾好自己和小家伙们就行。”

兄弟俩沉默地对坐了片刻。阳光从东窗射入,在林静新买的摄影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专业级别的背包,分隔层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足以装下她所有的装备。

“你知道爸为什么会失明吗?”林浩突然问。

林静抬头:“医生说是因为青光眼。”

“是,但不全是。”林浩的声音低沉下来,“妈去世后,爸每天对着电脑整理她的照片,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医生说用眼过度加速了病情恶化。他是在用眼睛换取对妈的回忆。”

这句话像一记重拳击中林静的胸口。她想起父亲在母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确实整天埋在电脑和相片堆里,而当时刚拿到巴黎offer的她,正忙于自己的前途,几乎没有关注父亲的状况。

“我居然不知道...”她喃喃自语。

“爸不让我们告诉你。”林浩站起身,走到窗前,“他说你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能拖你后腿。”

林静握紧了手中的豆浆杯,塑料杯壁在她掌心变形。内疚如潮水般涌来,但很快被她转化为决心:“正因为这样,我更要陪他完成这个系列。不仅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我自己。”

一小时后,林静开车来到父亲家。林建国已经准备好了,门口放着一个小行李箱和一个装满药品的布袋。

“没必要带这么多东西,”老人说,“拍照片不需要换洗衣服。”

林静笑了,这是几天来她第一次真心地笑:“爸,我们不是去郊游,是长途旅行。预计要走三个月呢。”

她帮父亲把行李搬上车,特别留意把那台海鸥双反相机小心翼翼地放在后座的特制软垫上。这是父亲唯一要求带上的相机,尽管他再也不能使用它。

启程时,林建国坐在副驾驶座上,面朝窗外。虽然看不见,但他似乎能感受到阳光的角度和温度的变化。

“走高速吗?”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