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苏青影看完剧本,皱起了眉。“这个角色……太坏了。我现在的名声,演这种角色,不是火上浇油吗?”

“就是要火上浇油。”我看着她,眼神锐利,“你以为你现在还有什么名声可言吗?在公众眼里,你就是个‘恶女’。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标签,利用到极致?他们骂你,是因为现实中的黑料。我要让他们佩服你,是因为你在作品里,把一个‘恶女’演活了。我们要用绝对的业务能力,去堵上所有人的嘴。你,演不演得好?”

我的话,点燃了她眼里的火。她握紧剧本,重重地点了点头:“演得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青影把自己彻底变成了“沈月”。她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揣摩剧本,写了十几万字的人物小传。我则动用了我过去积攒下的所有人情,甚至不惜签下对赌协议,才为她拿下了这个角色。

开机那天,剧组里的人看苏青影的眼神,都带着鄙夷和不屑。导演也只是碍于我的面子,才勉强用了她。第一场戏,是沈月在得知弟弟死讯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崩溃的戏。没有台词,全靠微表情和肢体语言。

导演喊了“开始”。

前一秒还安静地坐在那里的苏青影,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变了。她的身体开始无法抑制地颤抖,但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她缓缓地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一动不动。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不是没进入状态时,一滴眼泪,毫无征兆地从她眼角滑落,然后是第二滴,第三滴……她没有哭出声,但那种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无声的绝望和巨大的悲痛,瞬间笼罩了整个片场。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呆了。

导演盯着监视器,忘了喊“卡”。直到苏青影自己走出了情绪,他才如梦初醒,激动地一拍大腿:“好!太好了!这他妈的才叫演员!”

我知道,我赌对了。这块被淤泥包裹的璞玉,已经开始,绽放出第一缕光芒。

5

《黑潮》拍摄的三个月,苏青影几乎住在剧组。她拼了命,把过去三年积攒的所有能量,都爆发在了“沈月”这个角色上。我则开始为这部剧的播出,布局我的营销战。

我没有急着去买通稿,夸苏青影演技好。这种自卖自夸的套路,太老套,也太低级。我要的,是让市场自己“发现”她这颗遗珠。

剧集开播前,我匿名在几个影视论坛和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些关于《黑潮》的“内幕”帖子。帖子的内容,真假参半,一方面爆料剧组的艰苦,一方面“不经意”地提到,剧组里有个叫苏青影的女演员,特别难搞,经常因为一个镜头不满意,逼着全组人陪她重拍。

这些帖子,成功地勾起了“黑粉”们的战斗欲。他们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涌进帖子,大骂苏青影“戏多”、“耍大牌”,还扬言剧开播后,一定要去打一星,骂到她退圈。

我看着后台不断上涨的负面评论数据,笑了。鱼儿,上钩了。

《黑潮》在一家二线视频平台上线了。不出所料,开播第一天,评分就被黑粉们打到了4.3分。各种谩骂苏青影的评论,铺天盖地。

然而,从第二天开始,事情起了变化。

一些真正看了剧的路人观众,开始在评论区和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