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俩孩子围着厨房跑,嘴里喊着"妈妈做的菜最香"。叔叔坐在客厅里,看着厨房的方向笑,手里还拿着本画册,却一页没翻。

吃饭时,姑奶给婶婶夹了块排骨:"多吃点,看你瘦的。"

婶婶愣了一下,眼圈红了,赶紧低下头扒饭。

我知道,姑奶这是想通了,吃饭时开心的……这种开心,不是因为谁多干了活谁少干了活,而是因为心里的疙瘩解开了,眼里能看见别人的难处,也能接住别人的好。

2 我老同学和她婆婆(王兰)

王兰是个好热闹热心肠的人,但总是爱唠叨。她总是想撮合我同学和他儿子好,说她家周凯跟我同学同龄,在供电局上班,稳定得很。人老实,就是性子软了点,啥都听她的。

我同学总是没接话。她见过周凯几次,高高瘦瘦的,每次来都是等在画室门口,见了她就红着脸点头,递瓶矿泉水就赶紧走。

王兰和我同学说知道我同学嫌他儿子闷,但过日子图啥?不就图个安稳?说她一个人拼得多累,周凯家就他和他妹,他爸也有退休金,房子也给她们备好,啥心都不用操。

她不是没动摇过,画室的资金链像根绷紧的弦,说不定哪天就断了。王兰说的"安稳",是她从记事起就没敢想过的日子。

结婚那天,她穿着租来的婚纱,站在新房的阳台上往下看。小区里栽着玉兰树,花瓣落了一地白。王兰从身后递来杯红糖水,"傻站着干啥?累坏了吧。"

新房是王兰全款买的,一百二十平,南北通透。她第一次来的时候,王兰正指挥工人装窗帘,"这屋给你们当主卧,那间小的以后给孩子住,我跟你爸住老房子,离得近,也好照应。"

她摸着墙上的乳胶漆,心里像揣了块热乎的饼。她爹来送亲时,拉着王兰的手说不出话,最后就红着眼圈重复一句"托付给你了"。

婚后头一个月,她和周凯住在新房。周凯单位管饭,她在画室对付一口,家里的锅碗瓢盆连包装都没拆。她晓冉觉得她可以去婆婆家吃饭,还能省点,和她老公商量了一下。第一次回王兰家吃饭,桌上摆着四菜一汤,王兰把炖鸡汤往她跟前推,"多喝点,补补。你天天在画室待着,别累着。"

周凯他爸周建国闷头扒饭,偶尔抬头看看晓冉,嘴角动了动,没说话。晓冉知道,周建国退休后没闲着,在小区门口的传达室找了份活儿,一个月挣两千多,加上六千退休金,手里不算紧巴。

"小冉啊,你这衣服得换换了。"王兰突然开口,筷子指着晓冉身上的牛仔外套,"天天穿得跟个小伙子似的,哪像个成家的人?明天我带你逛街,咱买两身像样的。"

晓冉低头看了看衣服,是前年买的,洗得有点发白,但穿着舒服。"妈,我天天在画室蹭颜料,穿好的也糟蹋。"

"那咋行?"王兰放下筷子,"女人家就得拾掇自己,你看周凯单位那些女的,哪个不是光鲜亮丽的?你长得又不丑,就是不爱打扮。"

周凯在旁边打圆场,"我觉得小冉这样挺好,利索。"

"你懂啥?"王兰瞪他一眼,"等以后有了孩子,更得注意形象,别让孩子觉得妈不洋气。"

晓冉没接话,扒拉着碗里的饭。她知道王兰是好意,就像村里那些大婶,总爱操心晚辈的穿衣吃饭,只是话糙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