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第三天早上,我出门时,再次看向那张地垫,瞳孔骤然收缩。
在地垫的右下角,多了一片小小的、干枯的树叶。昨天,那里是一枚一毛钱的硬币。
我的呼吸停滞了一秒。
硬币,树叶……每天都在变化,却又微小到不会引起任何普通人的注意。
这不是巧合。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这叫“标记”。一种外部人员用来确认目标“安全”与否,或者自己是否已经“进入”过的信号。
她被人监视了。
甚至……有人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自由进出着那间屋子。
我原本只想寻求的平静生活,在搬进来的第三天,就彻底碎了。
第二章:摄像头
我克制住了立刻报警的冲动。
第一,我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仅凭一个哭声和一片树叶,警察只会把我当成臆想症患者。第二,如果对方真的如此老练,贸然报警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刺激对方,给那个女人带来更大的危险。
我必须先确认我的猜测。
机会很快就来了。这栋楼的网络信号时好时坏,是众所周知的事。我拿着手机,敲响了502的门。
敲了很久,门才开了一道小缝。
她那张苍白美丽的脸露了出来,眼中满是警惕:“你……有事吗?”
“你好,我是隔壁501新搬来的,我叫陈默。”我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人畜无害,“不好意思打扰你,我家的网总是断,想问问你家是不是也这样?如果是整栋楼的问题,我就去向物业反映。”
这是一个不会引起怀疑的、完美的借口。
她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开门的风险。几秒钟后,她还是把门完全打开了。“你进来看看吧,我家的网好像偶尔也有问题。”
我道了声谢,走了进去。
屋子里的景象印证了我的部分猜想。整个家收拾得异常干净,甚至到了有些“冷清”的地步。家具很少,装饰品更少,所有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就像一间随时可以拎包走人的样板房。客厅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压抑。
这不像一个家,更像一个……藏身处。
“路由器在这边。”她指了指电视柜。
我走了过去,假装查看路由器,同时,我悄悄打开了手机上一个早已不用的APP。那是我以前队里技术科的同事开发的,一个简易的场内信号扫描器,可以侦测到非正常的电磁波频率。
我拿着手机,在路由器附近晃了晃,屏幕上的波纹很平稳。
“信号是满格的啊……”我自言自语,然后不经意地,将手机的扫描范围,慢慢扩大到了旁边的……一盆绿萝上。
就在手机划过那盆枝叶茂盛的绿萝时,屏幕上的波纹瞬间变成了一道刺眼的红色尖峰,发出了微弱的“滴滴”警报声。
我心里一凛,但脸上不动声色。
在那片浓密的叶子深处,有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黑点,正对着客厅的沙发。
微型针孔摄像头。带无线传输功能。
我立刻关掉了APP,直起身,指着那盆绿萝旁边的路由器,对她说:“找到了,问题可能出在这儿。你这个路由器,型号比较老,散热不好。你看,它挨着花盆,湿气重,散热孔又被叶子挡住了,长时间运行可能会过热,导致信号不稳定,甚至会影响旁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