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再问。
但某种坚冰,在那个疲惫至极的深夜,悄然融化了一角。
接下来的三年,是刀光剑影、步步荆棘的三年。
顾淮父亲的病情反反复复,最终成了靠昂贵仪器维持生命的植物人。公司的斗争白热化,叔伯兄弟手段用尽,明枪暗箭,层出不穷。
顾淮迅速褪去了最后一丝少年的青涩张扬,变得冷硬、沉默、手段凌厉。而苏晓棠,始终在他身边。
她辅修了金融和法律,成绩优异得令人侧目。她替他挡过酒,在饭桌上被不怀好意的人灌得冲进洗手间吐得昏天黑地,出来时脸色煞白,却还能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她替他整理关键证据,在电脑前一熬就是几个通宵,眼睛红得像兔子,却从不出错;她甚至在他一次被极端手段围堵时,想也没想就冲上去,手臂被划出一道血口子,却死死护住了他手里的文件。
她是他最锋利的刃,精准地切入对手的破绽;她也是最稳固的后盾,无声地替他打点好一切琐碎与后方。
他们一起熬过无数个夜,一起面对无数场硬仗。他在会议室里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她就在外面稳住军心整理数据;他出差奔波劳碌,她就在总部协调各方,替他传递最准确的信息。
她清晰地看着他从一个陷入绝境的落魄少爷,一步步挣扎、学习、成长、反击,变得深沉难测,不怒自威,最终将那些蚕食公司的蛀虫一一清除,牢牢将权柄握在手中。
期间,不是没有过流言蜚语。关于她毫无身份的贴身跟随,关于她那份“投资”的真实意图,关于她看他时那掩藏不住的眼神。有心人拿来挑拨,话说得难听。
4
顾淮听过,只是淡淡一句:“做好你的事。”眼神却冷了下去,自此无人再敢当面提及。
他也给过她回报,数额远超出当年那张卡的数字。她收了,账目清晰,只说:“本金我拿了,利息继续滚着吧,看来我的投资眼光不错。”语气轻松,像一句玩笑。
他看着她平静的侧脸,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抿紧了唇。
他们之间有一种无形的默契,绝口不提那深夜走廊的“为什么”,也绝口不提那显而易见的、她沉默数年的心意。那件事,那个眼神,像投入深海的石子,沉下去,再无回音。她依旧是他身边最得力的苏晓棠,冷静,专业,无可替代。
毕业季悄然来临。
学校的氛围变得喧闹而感伤,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味道。而对于顾淮而言,毕业典礼当天,更是他彻底接手顾氏集团,召开正式就任发布会的日子。
校园里张灯结彩,礼堂座无虚席。社会名流、媒体记者、学校领导、应届毕业生,济济一堂。
苏晓棠穿着标准的学士服,坐在金融系毕业生的人群中。周围是兴奋的窃窃私语,是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她安静地坐着,目光落在舞台一侧。
顾淮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和企业界新锐,将上台发言。
他穿着昂贵的高定西装,身姿挺拔,从容不迫地走上演讲台。聚光灯打在他身上,眉眼深邃,气质矜贵沉静,早已看不出三年前那个在医院走廊恐慌暴戾少年的丝毫痕迹。
他侃侃而谈,感谢学校,回顾时光,展望未来,自信从容,光芒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