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李小宝的初稿是这样的:“我的妈妈,她很胖。她天天骂我,还抢我的零食吃。她不喜欢我爸爸,她喜欢手机。完了。”
我看着这篇不到五十个字的“巨作”,感觉我姐要是在这儿,能当场表演一个“原地爆炸”。
“小宝,作文……不能这么写。”我试图委婉地纠正他,“你要写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妈妈是怎么对你好的?”
“她给我买奥特曼。”
“很好,这是一个点。还有呢?”
“没了。”
“怎么会没了呢?她给你做饭,洗衣服,带你去公园……”
“那是她应该做的啊。”李小宝一脸的理所当然。
我感觉自己的教育理念受到了暴击。我意识到,问题不在于他不会写,而在于他根本没有观察过生活,更没有共情能力。
我决定,从最基础的开始教他。
“我们先不说你妈妈,我们先来学学,怎么把一个东西写得好吃。”我找到了他之前的一篇看图写话,图上是一碗红烧肉。他当时写的是:“今天我吃了红烧肉。很好吃。”
“小宝,你看,‘很好吃’这三个字,别人看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你要把它写得让看的人流口水,才算成功。”
“怎么写才能流口水?”
“你要写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口感……”我搜肠刮肚,把我当年应付高考作文的技巧都搬了出来。
结果,我讲了半天,李小宝还是一脸迷茫。
我一拍大腿,有了!“实践出真知!”
我拉着他,冲到楼下的菜市场。我让他看,五花肉是怎么被切成方块的;我让他闻,香料和酱油混合在一起是什么味道;我让他听,肉块下到油锅里“滋啦”的声音。
然后,我亲自下厨,做了一锅红烧肉。
“来,你尝一块,然后告诉我,你吃到了什么?”
李小宝夹起一块,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地嚼着。
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他咽下去后,咂了咂嘴,认真地对我说:“舅舅,你盐放多了。”
我……
那天,为了让他写好一篇两百字的作文,我,一个平时只吃外卖的人,在菜市场调研了一小时,在厨房里折腾了两小时。
晚上,我瘫在沙发上,李小宝拿着他的作文本过来,让我检查。
我接过来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今天舅舅带我去了菜市场,他买了一块肉。他做的红烧肉很难吃,太咸了。我还是觉得我妈妈做的好吃。虽然她很胖,还抢我零食。”
看着这篇作文,我哭笑不得。
虽然他还是没学会怎么写好吃的红烧肉,但他好像……在无意中,学会了对比和衬托。
我把作文本还给他,有气无力地说:“行吧,至少这次,字数够了。”
我姐回来后,看到了这篇作文,沉默了很久。然后她默默地走进厨房,给我点了一份全城最贵的龙虾外卖。
6
自从经历了“红烧肉”事件,我发现,单纯地教李小宝写作技巧是没用的,他脑子里没东西,就什么也倒不出来。
我决定,给他“精神补给”。
我把我当年的书单翻了出来,准备从四大名著开始,给他灌输一些文学素养。
我选的第一本,是《西游记》。我想,小孩子应该都喜欢看猴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