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我回办公室迟到了几分钟,没想到竟因此被扣除了当月绩效,还成了全公司通报批评的典型。虽然心里委屈,但我没有辩解,我知道自己只是撞在了枪口上,成了公司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企业开始狠抓考勤纪律时,往往意味着经营状况在走下坡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管理层似乎只能通过这种形式主义的手段来维持表面秩序了。
1
公司原本就有上下班打卡制度,但领导仍觉得不够严格,尤其对中午的休息时间耿耿于怀。
于是新规出台:每天中午12点和1点,行政人员会突击检查办公室,确认是否有员工提前离岗或延迟返回。
那天早上我遇到一个复杂的系统BUG,强迫症发作非要彻底解决才肯罢休。
等终于调试完,时钟已经指向12点40分。
我饿得头晕眼花,抓起工牌就冲下楼买饭,结果回来时刚好1点02分,行政刚完成检查,发现我座位空空如也,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直接记名上报。
我的考勤记录上,只剩下一行刺眼的红字:“午休超时,扣发绩效”。
公司的工资结构分基本工资和绩效两部分,像我们程序员,原本薪资水平较高,但公司为了合理避税,把基本工资压得很低,我的基本工资只占40%!,剩下60%全靠绩效撑着。所以这次扣绩效,相当于直接砍掉大半个月的实际收入,肉疼得很。
会议室的白炽灯亮得刺眼,二十多把转椅在地毯上碾出窸窣的声响。
老板站在投影幕布前,激光笔的红点在我脸上晃来晃去,像枪械的瞄准镜。行政刚把考勤表投上大屏幕,我的名字后面跟着鲜红的'1:02',在满屏的绿色合格里显得格外扎眼。
老板的茶杯重重磕在讲台上:“某些人不要以为技术岗就能搞特殊!不要让我再发现这种现象!否则直接走人!”
后排传来几声轻笑,我余光瞥见编辑组的小王正对着手机屏幕撇嘴。财务部的张姐突然插话:“人家可是公司的老员工呢。”尾音拖得老长,引得更多人扭头看我,空气里飘着看猴戏似的兴奋。
行政踩着高跟鞋走到我面前,把罚单轻轻推过来,指甲油鲜红得像刚盖完章的印泥。“签个字吧。”她嘴角挂着职业微笑,“公司制度你也理解的。”
我盯着纸上那个刺眼的数字:绩效扣除60%!,喉结动了动。
她忽然压低声音:“签吧,别让老板等太久。”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我拿笔的手上。
我点了点头,笔尖划破纸张的沙沙声里,听见自己说了句“好”。
散会时没人跟我搭话,行政故意把签到表拍在我面前。走廊里传来刻意压低的议论:“听说他绩效扣了六成?”“活该,谁让他撞枪口上”。
我攥着工牌往工位走,背后投来的目光像沙子,硌得人生疼。
之前部门的老同事把我拉到茶水间,递了根烟,语重心长道:“陈,这事儿闹大了对你没好处,写个检讨,低个头,老板气消了也就过去了。”
我盯着杯底的茶叶渣,摇了摇头:“我没做错,凭什么认?”他叹了口气,烟灰抖落在窗台上,没再多劝。
从那天起,我的工位成了全公司最准时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