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她只是写小说的。
而他,是演小说的。
窗外,月光冰冷。
苏瑾睁开眼,眼神里最后一丝温度,也消失了。
她没有哭。也没有想过去砸门质问。
她只是移动鼠标,在桌面上,新建了一个文档。
光标,在空白的页面上,静静地闪烁。
她敲下了第一行字。
书名:《第二任妻子》。
然后,她开始写下正文的第一个字。
她要为她的丈夫,量身定做一座,用文字构建的、华丽的坟墓。
2
苏瑾的写作习惯,一向以冷静和精准著称。她会为每一个角色,建立详尽的人物小传,从他的童年阴影,到他最喜欢的咖啡口味。
而这一次,她有了最鲜活,最真实的素材。
她打开了一个新的加密文件夹,命名为“角色原型:陆辰”。
然后,她开始填充内容。
“姓名:陈陆(谐音)。”
“职业:大学教授,主攻古典文学,外表儒雅,善于用诗词和理论,包装自己的欲望。”
“人物小传:出身普通,靠着第一任妻子的资源和人脉,一步步爬上现在的位置。内心深处,极度自卑,又极度自负。渴望被年轻的、单纯的女孩崇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男性魅力。”
“核心弱点:极其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无法忍受任何形式的失控和污点。”
她写下每一个字,都像是在用手术刀,一刀一刀,剖开自己十年来的枕边人。那些她曾经以为是深情的细节,如今,都成了虚伪的佐证。
比如,他总会在深夜,为她盖好被子。她曾以为那是爱。现在她明白,那只是一个演员,在完成他“好丈夫”角色的每日任务。
比如,他会在每一次她的新书发布会上,坐在第一排,用最温柔的眼神看着她。她曾以为那是骄傲。现在她明白,他只是在享受作为“畅销书作家丈夫”这个身份,带给他的光环。
她把这些,全都写进了小说里。
小说开篇,就是一场“完美”的结婚纪念日。男主角“陈陆”为妻子准备了烛光晚餐,送上了昂贵的礼物,说了无数动人的情话。然后,在妻子睡着后,他删掉了手机里,和小三“玥温”所有的聊天记录,开车去了另一个女人的家。
苏瑾甚至将陆辰晚归的每一个借口,都原封不动地,安在了“陈陆”的身上。
“今晚系里聚餐。”
“有个老同学从外地过来。”
“车在路上抛锚了。”
她写得异常平静。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悲伤的渲染。只是白描。用一种近乎冷酷的、上帝般的视角,记录着一个男人的两面人生。
写完第一章,她看了一遍。然后,她开始设计,这场献给丈夫的谋杀。
她要的,不是一场粗暴的、充满恨意的屠杀。
她要的,是一场艺术。
一场,只有她和他,能看懂的,智力上的,极致的凌迟。
她打开了另一个文档,标题是:《谋杀方案》。
她开始罗列各种可能性。
毒杀?太容易留下痕_evidence_。
意外?太考验时机和运气。
她最终选择的,是一种最贴合她悬疑作家身份的方式——心理谋杀。
她要在书里,设计一场天衣无缝的“意外死亡”。然后,她要让陆辰,看着书里的“陈陆”,一步步地,走向那个她为他设计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