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影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我和陈卫国一路无言。快到家门口时,他忽然开口:“以后离李援朝远一点。”

“为什么?”我下意识地问。

他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得让我看不懂。

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李援朝的出现,让我心里升起了一个大胆又荒唐的猜测。回信的“孤狼”会不会是他?毕竟,只有部队里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我和“孤狼”的信件。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

04

我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李援朝。

他似乎对我格外“关心”。我出门买菜,他会“偶遇”我,热情地帮我拎东西;我在院子里看书,他会“恰好”路过,跟我聊几句文学。

他总是在模仿。模仿陈卫国走路的姿势,模仿陈卫国说话的语气,甚至,他会有意无意地在我面前,说一些和“孤狼”信中类似的观点。

比如“孤狼”曾在信里跟我探讨过《红与黑》里的于连,他说于连的悲剧在于他的野心超出了他的能力。没过几天,李援朝就在我面前感慨:“秀娥嫂子,你说那个于连,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

我的心越来越冷。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怀疑,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给我回信的“孤...狼”,就是李援朝。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嫉妒?报复?

我决定试探他一下。

这天,我又“偶遇”了李援朝。我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援朝同志,说起来,我最近一直在想‘孤狼’信里提到的一个细节。他说他最喜欢在下雨天,听着雨声读普希金的诗,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这是我瞎编的。“孤狼”确实喜欢普希金,但他从没提过喜欢在雨天读诗。这是只有我和真正的“孤狼”才知道的,我们之间的一个小秘密。

李援朝的眼睛亮了一下,立刻接话:“是啊是啊!我也这么觉得!雨声和诗歌,简直是绝配!看来我和‘孤狼’同志真是心有灵犀啊!”

就是他了。

那一瞬间,我只觉得一阵恶心。他不仅偷走了我的信,还窃取了我和“孤狼”之间最珍贵的精神交流,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欺骗我。

我没有当场拆穿他,而是转身回了家。我需要一个更有力的证据,一个能让他无法辩驳的证据。

我把目标锁定在了邮局。那个年代,信件往来都要经过收发室。李援朝想要截获我的信,必定会在那里留下蛛丝马迹。我托一个在邮局工作的远房亲戚帮忙,暗中留意李援朝的动向。

果然,不出三天,就有了消息。亲戚告诉我,李援朝几乎每天都会去收发室转一圈,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听有没有寄给我的信。

证据确凿。

我拿着亲戚写下的证明,第一次主动敲响了陈卫国书房的门。

他正在看一份军事地图,见我进来,有些意外。

我把那张写着证词的纸条拍在他面前,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陈卫国,你还要瞒我到什么时候?!”

他拿起纸条,迅速地看了一遍。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

我以为他会辩解,会震惊。可他没有。他只是沉默地看着我,那眼神里,有我看不懂的痛苦和挣扎。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敲响了,李援朝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团长,军区有份紧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