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什么事?"

"证明张浩然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老李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如果您决定了,我支持您。"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待到深夜,看着父亲留下的照片。

"爸,对不起,我要把您的公司卖掉了。"我对着照片说,"但是我保证,我会创造一个更大的企业,让张家的名字重新响亮起来。"

照片里的父亲依然慈祥地笑着,仿佛在说:儿子,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一个月后,万达集团以三十二亿的价格收购了张氏集团。

我带着三十二亿离开了父亲创建的公司,准备开始自己的事业。

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商界都震动了。

有人说我疯了,有人说我是因为离婚而做出的冲动决定。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我人生中最理智的决定。

因为我要让某些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实力。

第四章

卖掉张氏集团的消息传开后,我的手机就没停过。

朋友们、合作伙伴们、甚至一些不太熟的商界人士都打电话来询问。他们都以为我是一时冲动。

"浩然,你这是在意气用事。"我的大学同学李明在电话里劝我,"三十二亿看起来很多,但你要重新创业,风险太大了。"

"我心里有数。"我简单回应。

"你是不是因为离婚的事情想不开?要不你先冷静一段时间..."

我直接挂了电话。

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林雨薇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你只会躺在父亲留下的产业上享受!"

虽然我知道她是在为自己的背叛找借口,但这句话确实刺中了我内心的痛处。

张氏集团确实是父亲留下的,虽然这三年我也在努力经营,但说到底,我只是在守护别人的成果。

现在,我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天,我在国贸租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了浩然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很小,除了我就只有一个助理小王和一个财务小张。但我有三十二亿资金,这就足够了。

"张总,我们第一个项目投什么?"小王问道。

我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份资料:"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小王有些惊讶,"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而且技术门槛很高。"

"越激烈越有机会。"我说,"帮我联系一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我指的是一家叫"绿驰科技"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王磊,是清华大学的博士,专门研究电池技术。

我之前就关注过这个行业,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趋势,现在正是入场的好时机。

一周后,我在公司见到了王磊。

他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但眼神中有我熟悉的光芒——那是创业者的热情。

"张总,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关注。"王磊有些紧张。

"说说你们的技术优势。"我直接切入正题。

王磊马上来了精神,开始详细介绍他们的电池技术。从充电速度、续航里程、安全性能,他都讲得很透彻。

听完后,我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们需要多少资金?"

"A轮融资我们希望融一千万,出让20%的股份。"

"太少了。"我摇头,"我给你们五千万,但要51%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