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不是什么桃色纠纷,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商业猎杀。
那帮老家伙,公司涨的时候他们是股东,公司跌的时候他们就成了祖宗。
那一刻我看着苏晴给的资料,突然觉得,一个靠谱的秘书,比十个“忠心耿耿”的董事都有用。
我利用苏晴给的线索,让律师团队直接向那家私立医院发函,以伪造医疗文书为由,要求其公开澄清。
同时,我授意苏晴,匿名向几家有分量的财经媒体爆料。
暗示天盛集团可能通过操纵舆论,打压股价,意图进行恶意收购。
舆论的风向,开始出现微妙的转变。
一些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质疑林晚一个被“抛弃”的秘书,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掀起风浪。
林晚似乎慌了。
她接受了一家知名媒体的独家专访,声泪俱下地讲述了更多所谓的“细节”。
最后,她放出了一个杀手锏。
一段经过剪辑的音频。
里面是我的声音,说着一些模棱两可,但极易引人遐想的“情话”。
这段音频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刚刚有些好转的舆论,瞬间再次一边倒。
我听着那段被移花接木的录音,熟悉的声线说着陌生的情话,一股寒意从后背蹿起。
这个女人,从踏进我办公室的第一天起,就在算计我。
我抬头,看向站在办公桌前,同样在听那段录音的苏晴。
“这段录音,你有办法吗?”
她沉默了很久。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从她脸上看到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平静。
“很难。”她扶了扶眼镜,“但不是没有办法。”
她转身走向她的工位,调出了公司自创立以来,所有公共区域的安保监控录像。
“音频可以剪辑,但口型和场景对不上。”
“只要我们找到原始素材,就能证明这是伪造的。”
那是一个需要耗费几百个小时的,极其庞大的工程。
连续三天,办公室的灯彻夜通明。
苏晴几乎没合眼,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一帧一帧地比对着音频内容和监控里我的口型、场景。
我就在办公室陪着她。
给她冲咖啡,叫外卖,或者只是沉默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她专注的侧影。
办公室里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
我们之间没有交流,却有一种无言的默契。
第一次,我感觉自己不是老板,她不是员工。
我们像是身处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我第一次发现,掌控感不一定来自于发号施令,有时也来自于身边有一个让你觉得“稳了”的人。
虽然我严重怀疑,她这个“人”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第四天凌晨四点。
苏晴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找到了。”
她的声音,带着极度的疲惫,却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清亮。
音频里最致命的那句“我爱你”,是林晚从我一次和家人通电话时,截取拼接的。
监控录像清晰地显示。
我说的是“妈,放心吧,我爱你们”。
而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林晚根本不在我的办公室。
铁证如山。
我看着她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的眼睛,心中某种说不清的情绪在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