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看向我:“你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可疑的、纠缠你的人?工作上,生活上,都想想。”
我疲惫地摇头:“没有。我的工作环境很单纯,接触的人有限。生活上……也没和人结怨。”
赵警官点了点头:“我们会调查。另外,你提到你的声音被嵌入了那段音频,对方称呼你为‘夜莺’?这说明他对你的职业很了解,可能是你的听众,或者……身边某个熟悉你的人。”
身边熟悉的人?这个猜测让我不寒而栗。
“在这期间,请你务必保持警惕。”赵警官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任何新情况,立刻打我电话。注意个人安全,尽量不要单独去人少的地方,晚上检查好门窗。”
他们做了详细的记录,带走了那个U盘(作为证物封存),又在我公寓里检查了一圈,确认没有明显的窃听或偷拍设备(至少常规检查没发现),才离开。
送走警察,公寓里又剩下我一个人。虽然报了警,但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并没有消失。警方需要程序,需要时间,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疯子,他的行动似乎毫无规律且充满侵略性。
傍晚时分,陈浩发来了消息。
“U盘是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种,序列号被磨掉了,彻底干净。里面的音频文件也处理得很专业,找不到任何后台隐藏信息或水印。那个匿名账号更绝,用的是层层跳转的代理,源头可能在境外,根本追不到。发给你个链接,我自己写了个小程序,你安装一下,下次他再发任何东西过来,能自动后台尝试捕捉一下发送源信号,虽然希望渺茫,但总比没有强。”
技术的途径似乎也被堵死了。
夜幕再次降临。我按照警察和陈浩的嘱咐,反复检查了门窗,那个沉重的鞋柜依然顶着大门。我煮了泡面,却一口也吃不下。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我甚至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走路都踮着脚尖。
一种可怕的念头在我脑子里生根发芽:他是不是正在某个地方听着?听着我的恐惧,我的沉默,收集着我因为极度紧张而变得急促的呼吸声?这些,是不是也是他想要的“素材”?
就在这时——
我的手机又亮了。
还是那个匿名账号。
这一次,没有文字。
只有一个音频文件的附件。
标题是:【试听片段 - 第一乐章小样】。
我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他来了。在我的极度恐惧和不安中,他送来了“第一乐章”的试听片段。
我知道我不应该点开。
但我控制不住我的手。
就像明知是毒药,却还是想尝一下那致命的滋味。
我戴上了耳机,手指颤抖着,悬在那个播放键上,如同悬在通往地狱的闸刀开关上。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我的世界里,只剩下耳机里即将响起的、为我量身定制的……恐怖乐章。
我按了下去。
3.
指尖按下播放键的瞬间,我后悔了。但那冰冷的触感已经生效,耳机里,声音如同粘稠的墨汁,缓缓渗入我的耳道。
没有预想中的尖叫或噪音轰炸。
开篇是一段极其缓慢、低沉的环境音,像是深夜空旷的街道,风声掠过建筑物角落,带着一种不祥的呜咽。偶尔有极远处车辆驶过的模糊声响,更衬托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