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吞下一口面:“那可不,多干就能多拿,心里有奔头。”
赵东升看着两位老师傅,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尽管前路艰难,但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两周后,第一批样品通过检测,完全符合客户要求。当传真机传来首批大额订金单时,整个车间沸腾了。
“今晚聚餐,我请客!”赵东升难得地大手一挥。
酒过三巡,王建国搂着赵东升的肩膀:“东升,说真的,当初来投奔你时心里还打鼓,现在看,是我王建国走了大运!”
赵东升举杯:“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技术过硬,就不怕没饭吃。”
然而生意红火的同时,赵东升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新工艺研发进入关键阶段,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货款周转也开始吃紧。他变得比以往更加严厉,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会引来他的斥责。
一天,王建国负责的一批零件因为测量疏忽,偏差了0.01毫米。
“这是精密加工,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赵东升当着所有人的面严厉批评,“这样的错误会导致整批产品报废!王建国,你太让我失望了!”
王建国脸色由红转白,拳头攥得紧紧的:“就0.01毫米,客户不一定能发现...”
“放屁!”赵东升罕见地爆了粗口,“我们要做的是百分之百合格,不是蒙混过关!今天差0.01,明天就敢差0.1!这种心态要不得!”
李志刚赶紧打圆场:“东升说得对,是我们大意了。建国也是太累了,这几天都没好好休息。”
赵东升语气稍缓:“累了就休息,但不能降低标准。重新做,今晚我陪大家一起加班。”
王建国咬着牙没说话,转身走向机床时,眼神复杂。
那天晚上,孙万财的电话打到了王建国的旧手机上:“王师傅,听说你们最近接了大单子?恭喜啊!不过赵老板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么大生意,就给兄弟们那么点?”
王建国握着电话,看向正在指导张建军的赵东升,低声说:“孙老板,我现在不方便说话。”
“明白明白,”孙万财笑呵呵地说,“哪天有空喝一杯?我这儿有个好消息,保准你感兴趣。”
挂掉电话,王建国心神不宁地操作着机床,差点又出差错。赵东升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但眉头皱得更紧了。
工厂的业绩在提升,但某种看不见的裂痕,正在悄然蔓延。
6 裂痕滋生
春节将至,城里张灯结彩,但东升精密厂区却依然机器轰鸣。年关前后是货款结算的关键期,赵东升几乎住在了厂里。
一个周五的傍晚,工人们刚领到工资和年终奖金。王建国捏着厚厚的信封,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
孙万财的黑色轿车准时出现在工厂外的路口。王建国犹豫了一下,还是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王师傅,辛苦一年,就挣这么点?”孙万财瞥了眼王建国手里的信封,嗤笑道,“知道赵老板这单赚了多少吗?起码是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
王建国怔了怔:“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