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处,林薇的心脏仍在狂跳。她摸出那枚温润的玉牌,上面只刻着一个“沈”字。这是机会,难得一遇的机会,也是她逃离嫁给那个老男人的救命稻草!
接下来的三天,林薇借口身体不适少干杂活,日夜赶工。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捡来的废弃布料、便宜的丝线、甚至是从后院折下的细枝和花朵。凭借对现代饰品的设计记忆,她制作出了几件融合唐风的发簪、胸针和改良披帛。
第四日清晨,她谎称去医馆看病,悄悄带上作品溜到了西市。
起初,她只是在街角摆了个小摊,但很快就被巡街的武侯驱赶。正当她手足无措之际,忽然想起那位沈夫人给的玉牌。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一路问询找到了沈府。门房起初不肯通传,直到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正要出门,看到林薇手里拿着沈府的玉牌,回想起前两日和母亲闲聊时,随口提起在街上遇到的事情,想必就是这位小娘子了,这才注意到林薇手中独具一格的饰品。
“这些是你做的?”女子拿起一枚以银丝缠绕珍珠制成的发簪,眼中满是惊艳。
林薇连忙点头:“是民女亲手制作,小姐若是喜欢...”
“我是沈家二小姐,这些我全要了,”女子爽快地说,“还有吗?再多做些,三日后我要参加赏花诗会,正愁没有搭配的新饰物。”
就这样,林薇意外地获得了第一笔订单。她连夜赶工,凭借现代审美和对唐代风格的融合创新,制作出了一套包括发饰、颈链、手镯和披帛的完整配饰。
三日后,当沈二小姐在诗会上亮相时,她独特而不失礼制的装扮立刻成为了全场焦点。无数贵女围着她询问衣饰来源。
当夜,沈府派人送来一个沉甸甸的钱袋——整整一百两白银,以及更多的订单需求。
林薇握着自己挣来的第一桶金,泪水模糊了视线。这是她在现代工厂加班三年才能攒下的数额,而在这里,她只用了几天的创意和手艺。
然而好景不长,婶娘发现了她的私活和刘老爷送来的聘礼单,逼她三日后就必须嫁入刘家。
“我不嫁,你休想!那老翁都能当我父亲了,你让我嫁过去不就是为了那聘礼,来给你家那不争气的儿子。”林薇第一次直面反抗,“我已经挣够了赎身的钱,这里是一百两银,足够偿还这些时日的食宿费用!”
婶娘震惊地看着桌上的银两,随即面目扭曲:“反了你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由得你说不嫁就不嫁!”
当夜,林薇果断收拾行李,在天亮前悄悄离开了婶娘家。她用八十两银子在西市最偏僻的角落租下了一间极小铺面,挂上了亲手书写的招牌——“霓裳阁”。
开业第一天,路过的行人好奇地张望几眼,便有邻铺的掌柜嗤笑:“女子经商?真是笑话!女子本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真是不守妇道,这店不出三月必关门大吉。”
林薇不理会那些嘲讽的目光,仔细擦拭着柜台。铺面虽小,却是完全属于她的天地。她望着长安街上来往的人群,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霓裳阁的名字响彻整个长安城,然我设计的衣服引领时尚圈。
第二章:云想衣裳·贵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