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笺语
书桌上的台历掀到九月底时,窗棂外的桂花树终于落了第一阵花。不是轰轰烈烈的落,是风一吹,就有细碎的金粒从枝桠间飘下来,有的粘在窗纱上,有的落在翻开的旧书上,还有一粒恰好停在我刚削好的铅笔尖上,轻轻一吹,就滚进了书页的褶皱里,留下一点淡金色的印子。
我是在整理外婆的旧书时,翻到那封信的。书是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封皮用牛皮纸包着,边角被磨得发毛,是外婆年轻时在供销社买的。她总说这本书好,“字大,纸厚,读着不费眼”,退休后没事就翻,书页间夹满了她做的书签 —— 有的是晒干的桂花,有的是裁成小方块的糖纸,还有一张是我小学时画的简笔画,画着歪歪扭扭的两个人,旁边写着 “外婆和我”。
信笺就是从 “人闲桂花落” 那一页掉出来的。是张普通的方格信纸,已经黄得发脆,纸角卷着,像被人反复捏过。右上角沾着一点干硬的桂花碎,颜色深褐,应该是去年秋天落在上面的。我捏着信纸的边缘展开,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忽然想起外婆的手 —— 她的手总是很干,指腹上有常年揉面留下的薄茧,冬天会裂小口子,涂再多护手霜也不管用,可每次给我剥橘子时,指尖却总带着点橘子皮的清香。
信上是外婆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有些笔画还出了格,像是写得很费力。她没上过多少学,字是后来跟着扫盲班学的,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我逐字逐句地读,心像被浸在温水里,慢慢沉下去,又慢慢暖起来:
“乖囡,今天早上我去院子里摘桂花,梯子刚架稳,就听见隔壁李家的小孙子在哭,说是要吃桂花糕。我想起你小时候也这样,一到秋天就围着我转,吵着要吃‘外婆牌’的桂花糕,还说外面买的不甜。
我把摘下来的桂花摊在竹筛里,放在窗台下晒。阳光正好,晒得桂花香香的,我翻了翻,发现有几朵还带着露水,亮晶晶的,像你小时候哭完鼻子挂在脸上的泪珠。你小时候总爱蹲在竹筛旁边,用小手拨弄桂花,结果把桂花弄撒了一地,我假装要骂你,你就抱着我的腿撒娇,说‘外婆最好了,不骂我’。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桂花,好像比现在的甜。
昨天我去杂货店买糖,老板说今年的糖贵了,我还是多买了半斤,想着给你做桂花糕时多放些糖,你总说我以前放的糖不够甜。可是我今天揉面的时候,忽然觉得手有点抖,面和得稀了,又加了点面粉,结果又太干了。我想,等你回来,会不会笑我老了,连面都揉不好了?
你上次打电话说,工作很忙,晚上经常加班,要记得按时吃饭,别总吃泡面。我给你晒的桂花还在玻璃罐里,放在厨房的架子上,你要是想吃桂花糕,就自己做,要是不会,就问隔壁张阿姨,她去年看我做过,应该记得步骤。
我今天有点累,写不动了,等明天再给你写……”
信写到这里就断了,最后一个字的笔画拖得很长,还洇着一点深色的痕迹 —— 是眼泪吧?我用指腹蹭了蹭那处痕迹,纸面有点硬,像是眼泪干了之后留下的印记。我忽然想起去年秋天,外婆已经卧病在床,我去医院看她,她拉着我的手说:“院子里的桂花开了,我晒了些,等我好点了,就给你做桂花糕。” 我当时笑着说:“您好好养病,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做。” 可我没想到,她再也没机会给我做桂花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