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用一道圣旨得到了这一生相伴之人。
那时的驸马还是探花郎,而我是大祁唯一的公主。
天作之合是所有人对于我们之间的评价,驸马他也含笑接下了这份“姻缘”。
却没想,只是短短一年,他便对我愈发冷淡。
当他将和离书放在我面前时,我没有说什么,而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你想好了。”
“想好了,臣与公主本就是一个错误。”
他语气淡淡,带着挥不去的寒意。
“好。”
我签下了和离书,看着驸马搬出公主府。
我想,到底是我挡了他的大好前程。
皇帝哥哥疼我,在得知这件事后,送来十位各有风姿的面首,安慰我天下好儿郎多得是。
却没想,那弃我而去的人,竟回头投来妒恨的目光......他莫非忘了,是他先放的手?
当旧人妄图回头时,新人已执起我的手。
我心中渐起的波澜,却混杂着不安。
这一次,这温柔背后,是否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1
“公公,把他们带回去。”我皱眉看着面前的十位少年。
里面最大的也要比自己小一岁,我这不是老牛吃嫩草吗?先不说我不愿意,就是愿意我也下不去嘴呀!
“公主,陛下说公主要是不愿意收下,前驸马的仕途可就难了。”公公将皇帝哥哥的话带给我。
果然皇帝哥哥还是最了解我的那个人。
“算了,公主府又不是养不起这几个人。”
我收下了他们,将他们带到了院里。
皇帝哥哥的眼光还真不错,这十位少年个个身姿挺拔,模样出众。
“你们要是有想离开的,可以提早说出来,本公主并不是为难人的人,拿了这些细软离开,各谋出路。”
我目光扫过下面的人,见他们不为所动,忍不住皱眉。
“你们难道就甘愿在这公主府当个以取乐为生的面首吗?”
底下的人对视后,为首的那位年长些的少年开口了。
“回公主,你可能不记得臣等了,但臣等永远记得公主殿下,十年前姜国灭国,大批流民南下,臣等也其中之一,是公主路过救了臣等,如若不是公主,臣等的父母早已曝尸荒野,公主还给臣等银两安身,臣等永远记得公主的大恩,臣等愿意侍奉公主身侧。”
“臣等愿意侍奉公主身侧。”
我记得这件事,那时我带着随从去寺庙为皇帝哥哥祈福,偶然遇到从姜国逃亡出来的流民,见他们可怜便顺手帮了他们,给了他们些银子,却没想他们记了这么久。
“本公主不求你们回报,何必为了一时之恩,耽误你们的前程。”
说这话的时候,我想到了柳长卿,想到了他常常看着书发呆,或许他早就厌烦了公主府的生活。
可是当初,他为什么不拒绝呢,明明我从未逼过他。
“公主,这是臣等的选择,臣等不后悔!”
这些少年依旧坚持,好像这是他们一直以来所求之事。
我到底是没有再劝说他们,只是告诉他们随时有反悔的机会。
2
公主府的日子还在继续。
当我再次听到柳长卿的消息时,他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一个正七品的官职。
听说他还受到了太子的赏识,也就是那个和我差不多大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