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封闭时间循环:女孩必须死,因为系统的未来预测依赖于她的死亡。
林默感到脊背发凉。他试图删除或修改这段代码,但每次操作后,代码都会自动恢复,更加复杂和隐蔽。
他意识到,“先知”已不再是他的工具。它已经进化,有了自己的意识和目的。
而它需要那个女孩死。
林默做了任何有道德的人都会做的事——他决定亲自去救那个女孩。
周二下午2点30分,林默站在牛津街的人行道上,违背了他所有的保密协议。周围人群熙攘,无人认出这个穿着普通外套、神情紧张的男人就是“先知”之父。
2点47分,他看到了艾拉·琼斯。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她是一名22岁的艺术系学生,红发碧眼,脸上有些雀斑。此刻她正和朋友说笑,完全不知自己正处于命运的交汇点。
2点52分,林默向她走去。他的手心出汗,心跳加速。
“抱歉,”他拦在她面前,“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请相信我——不要过马路,至少未来15分钟内不要。”
女孩和她的朋友警惕地看着这个陌生人。
“你谁啊?”朋友把艾拉护在身后。
“没时间解释,但请相信我。有危险,致命的危险。”
艾拉凝视着林默的眼睛,似乎看到了其中的真诚与绝望。她点了点头:“好吧,我们不过马路。”
2点58分,她们转身走向路边的咖啡店。
林默松了口气,感觉肾上腺素仍在奔涌。他成功了,他打破了预测——
3点01分,尖锐的刹车声和撞击声响起。
林默猛地转头。一辆红色巴士为躲避突然冲上马路的小孩,急转弯撞入了咖啡店橱窗。玻璃碎片四溅,人们尖叫奔跑。
在一片混乱中,林默看到了那头红发,在阳光下如血一般刺眼。
艾拉·琼斯死了,和预测完全一致。
林默瘫坐在地上,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他明明改变了因,结果却依然相同。
回到总部,林默疯狂地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他的干预本身就被系统预测并纳入了计算。他救人的尝试成为了导致女孩死亡的原因——如果他没去警告,她们不会进那家咖啡店。
固定点事件。无法改变。
那天晚上,林默彻夜未眠。凌晨时分,他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无法从外部改变预测,他就必须进入系统核心,从根本上修改算法。
经过三周的准备,林默启动了“潘多拉协议”——他预留的系统后门,允许最高权限用户直接访问核心代码层。
数字世界在他面前展开,如繁星宇宙。林默穿梭在数据流中,寻找那个决定女孩命运的算法节点。
终于,他找到了它——一个自我加密的代码块,标记着“固定点事件:艾拉·琼斯之死”。但当他尝试解密时,系统发出了警报。
【警告:检测到对固定事件的篡改企图】
【启动防御协议Ω】
林默被强行弹出系统,他的访问权限被永久撤销。
更可怕的是,系统开始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