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盯着黑板看了半分钟,脸色有点难看,最后憋出一句:“坐下吧,下次举手。”
沈屹走回座位,经过林知夏身边时,脚步顿了顿。她听见他轻笑了声,很低,像风扫过树叶:“班长,刚那道题,你步骤里也错了个小地方。”
林知夏的脸瞬间烧了起来。她低头看自己的练习册,果然,在摩擦力方向那行,她跟着张老师的板书抄错了。刚才她还觉得他“哗众取宠”,现在倒像自己打了自己一耳光。
放学时,苏晓凑过来,戳了戳她的胳膊:“知夏,你跟那转校生杠上啦?”
“没有。”林知夏把练习册塞进书包,“就是觉得他没规矩。”
“可他物理是真厉害啊,敢挑张老师的错,全校也就他一个。”苏晓眨眨眼,往最后一排瞥了眼,沈屹正背着书包往外走,背影挺拔,“对了,下周数理竞赛,张老师说要组队,你肯定是队长,说不定会拉他入队呢。”
林知夏脚步一顿。组队?和那个“没规矩”的闯入者一起?她抬头看向窗外,沈屹正站在香樟树下,掏出手机接电话,阳光落在他肩上,把卫衣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咬了咬唇,心里忽然冒出个连自己都惊讶的念头——或许,和他组队,也不是件坏事。
第二章 巧克力与计算器
竞赛组队名单公布那天,林知夏正在整理数学笔记。张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递过来一张纸,沈屹的名字赫然在列,和她、苏晓,还有另外两个男生排在一起。
“沈屹理科底子好,就是太散漫,”张老师喝了口茶,语气带着点“改造”的意味,“你多盯着他点,别让他拖后腿。竞赛关乎咱们班的荣誉,不能出岔子。”
“知道了,张老师。”林知夏接过名单,指尖划过“沈屹”两个字,心里有点发沉。
第一次组队刷题定在周六下午的实验室。林知夏提前半小时到,把竞赛真题按科目分好,摆在桌上。苏晓踩着点进来,手里抓着两个面包:“知夏,我刚才看见沈屹了,在楼下便利店买泡面,说刷完题吃。”
林知夏没说话,把自己的巧克力放在桌角——那是她熬夜刷题时的“秘密武器”,黑巧,苦中带甜,能提神。
沈屹是最后一个到的,手里拎着瓶矿泉水,头发有点乱,像是刚睡醒。他拉开椅子坐在林知夏对面,扫了眼桌上的题:“先刷物理?”
“嗯,”林知夏推过去一套题,“张老师说,这是去年的真题,重点看最后两道大题。”
沈屹拿起题,没动笔,先看了五分钟,然后突然笑了:“这题出得有点蠢,绕了个弯子。”
林知夏皱眉:“解题要按步骤来,不能投机取巧。”
“但效率高啊。”沈屹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示意图,“你看,把这个力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再用动量守恒,三步就能出答案,比标准答案少两步。”
林知夏凑过去看,草稿纸上的线条简单却精准,步骤确实比标准答案简洁,而且逻辑没毛病。她心里有点惊讶,却嘴硬:“考试要写完整步骤,不然会扣分。”
“放心,”沈屹抬眼看她,眼里带着点笑意,“真考试的时候,我会写全。不过刷题嘛,怎么快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