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考生进去,很快出来。
轮到江澈。
他站起身,神色平静,推门而入。
面试室里,七位考官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江澈鞠躬,问好,坐下。
动作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
何为民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审视。
“考生请听题。”
第一题,和林枫的一模一样。
江澈静静听完,没有急着回答。
他闭上眼睛,识海中,那个“窗口冲突”的场景瞬间化作了一张清晰的“规则图谱”。
群众的情绪,是“线”。
政策的要求,是“线”。
窗口的职责,是“线”。
舆情的压力,是“线”。
这些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节点”。
而破解之法,不在于用多少话术去“安抚”,而在于找到那个最核心的“症结”。
江澈睁开眼,开口。
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
“各位考官,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群众的情绪,而在于他为什么会情绪失控。”
何为民眉头微挑,示意他继续。
“群众来办事,本身就已经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如果因为材料不齐要跑第二次,他的心理预期会瞬间崩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这时候,再多的道歉和解释,都只是在火上浇油。”
江澈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字字珠玑。
“所以,我不会急着解释政策,也不会让他'先坐下来喝杯水'。”
“我会立刻拿出一张纸,当着他的面,把缺少的材料清单列出来,告诉他附近哪里可以快速补办,甚至帮他现场打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然后,我会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可以把材料拍照发给我,我先帮他预审,等他补齐了再来,保证一次办成。”
“这样,他的情绪自然会平息。因为他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规定,而是一个真正在帮他解决问题的人。”
江澈说完,考场里静了一瞬。
几位考官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
何为民的嘴角,微微扬起一个极小的弧度。
“第二题。”何为民继续,“假如你成功入职后,领导交给你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但其中有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态度消极,一直推诿拖延,导致工作无法推进。请问,你会怎么办?”
江澈依旧闭目,识海中,那个“部门推诿”的场景瞬间拆解。
推诿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一,这个部门确实工作量太大,分身乏术。
二,这个任务触及了该部门的利益,他们不愿配合。
三,这个负责人和领导有矛盾,故意使绊子。
而无论是哪一种,核心都在于——找到他推诿背后的真正动机,然后对症下药。
江澈睁眼,开口。
“各位考官,我不会急着去'主动沟通'或者'借助领导'。”
“因为如果对方是真的忙不过来,我再去打扰他,只会让他更反感;如果对方是故意使绊子,我直接找领导,反而会激化矛盾。”
“我会先观察。”
“观察这个部门最近在忙什么,观察这位负责人最近的工作重心在哪里,观察他和其他部门、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比如,如果他是因为人手不够,我会主动提出,我们科室可以派人协助他完成部分工作,减轻他的压力。”
“如果他是因为利益冲突,我会重新审视任务,看能否调整方案,让他既完成任务,又不损害他部门的利益。”
“如果他是因为和领导有矛盾,我会侧面了解矛盾的根源,然后通过其他渠道去化解,而不是直接把问题捅给领导。”
“总之,我要做的,不是'推动'他配合,而是让他'愿意'配合。”
江澈说完,整个考场再次陷入沉默。
何为民的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年轻人,没有用任何模板,没有任何套路。
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直击问题的本质。
他看问题的角度,不是从“我应该怎么做”,而是从“规则如何运行,人心如何流转”。
这种思维方式,何为民在体制里摸爬滚打三十年,也只在极少数人身上见过。
而眼前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居然已经具备了这种洞察力。
何为民沉默片刻,突然开口。
“加试一题。”
旁边几位考官一愣——加试?这可不是常规操作。
但何为民是主考官,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假设,你入职后,发现有一位老科长,工作能力一般,但资历很深,在单位人脉很广。他经常用各种理由拖延工作,甚至把责任推给新人。而领导碍于情面,不好直接批评他。作为新人,你会怎么办?”
这是一道完全超纲的题。
考的,不再是应急应变,而是对“人情”与“规则”的理解,对权力运行逻辑的洞察。
江澈没有犹豫。
他睁开眼,目光平静如深潭。
“各位考官,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我怎么和老科长相处',而是'如何在不破坏秩序的前提下,让秩序恢复正常运转'。”
“老科长之所以能拖延工作,是因为他抓住了两个点——一是他资历深,领导不好动他;二是他人脉广,其他人不敢得罪他。”
“但这两个点,本质上都是'规则漏洞'。”
“我不会去正面冲突,也不会去告状。”
“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己的业务能力成为不可替代的'秩序支点'。”
“然后,我会主动承接一些老科长不愿意做的'麻烦事',但这些事,我会做得漂亮,做得高效,让领导看到差距。”
“当领导发现,同样的事,新人做得又快又好,老科长却拖拖拉拉时,他自然会重新审视这个'人情'是否值得维护。”
“最后,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用'制度'而非'人情'去解决问题。比如,推动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让所有人都在同一套规则下运行。”
“这样,老科长即使再有资历,也无法继续拖延。因为他对抗的,不是我,而是整个单位的新秩序。”
江澈说完,整个考场鸦雀无声。
何为民的眼中,再也没有任何审视,只剩下深深的震撼和欣赏。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他对“秩序”的理解,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触及了“道”的层面。
何为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好,请考生退场。”
江澈起身,鞠躬,转身离开。
步伐依旧平静,仿佛刚才不过是回答了几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
---
面试结束后三天。
成绩公布。
江澈,面试92分,总分第一。
林枫,面试79分,总分第三,淘汰。
宿舍里,赵岳抱着手机,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哈!那个林枫,笔试被你压,面试还被你压,这下彻底凉了!”
孙强也是满脸兴奋:“老四,你太牛了!面试92分,这是什么神仙分数?”
陈翰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复杂:“老四,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江澈没有回答。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录取通知书,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
【恭喜您被录取为: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协调科·科员】
他的“都市修行”,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