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更新时间:2025-11-14 11:24:17

因为知青院所有知青都是一起吃饭的,每天轮流做饭。今天是秦墨和另一个老知青顾铭在厨房里忙活。

知青点里飘散着玉米面蒸熟的香气,知青们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等着开饭。

“秦墨,这玉米面掺了多少荞麦面?揉起来都扎手。”顾铭皱着眉头,费力地揉着盆里粗糙的面团。秦墨沉稳地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光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将就着吃吧。等秋收完了,队里应该能多分点粮。莫秋红不是摘了些野菜回来?多放点野菜,凑合一顿。”

楚瑾一安静地啃着馒头,心里暗想:等夜里进了空间,在吃顿好的。

万籁俱寂,月华透过纸糊的窗扉,在土炕上投下斑驳的暗影。待确认同屋的三个姑娘皆已酣眠,楚瑾一缓缓掀开灰蓝色的土布床帘,心有所感,侧身没入随身空间。进入空间后,可察知空间外二十米内的任何风吹草动,若有人靠近,便能即刻出去。

温暖的气息瞬间包裹全身,与外面秋夜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她舒服地叹了口气,对着客厅的机器人轻声道:“小十,做一份红烧排骨,再蒸碗米饭。”

“好的,主人。”机器人管家发出柔和的电子音,很快厨房里就传来切菜的声音。

楚瑾一这才慢悠悠地走进浴室,拧开黄铜质地的水龙头。温热的水流从淋浴喷头洒下时,她舒服得轻轻喟叹一声:“呼——总算能好好洗个澡了。”

在知青院,洗澡可是件麻烦事,那里只有一口烧水的大铁锅,大家通常也就是用盆弄点热水擦擦身。村里人有条件的往往五六天才正经洗一次澡,真要痛快洗个澡,得去公社澡堂,还得花两毛钱买一张澡票。没有条件的只能是在家里擦洗了,在火车上颠簸了两天,浑身都是尘土和汗味,此刻的热水澡简直是天大的享受。

半小时后,楚瑾一浑身冒着热气走出浴室,满足地喟叹:“啊!活过来了……”她趿拉着拖鞋,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清新的香气。

来到饭桌前,风卷残云般吃完饭,她哼着小曲儿踱步走进书房,拖着一把椅子走到箱子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迫不及待地开始清点从李副厂长那儿“搜刮”来的战利品。之前急急忙忙下乡,都没机会好好看一眼呢。

“好家伙!”当她打开那几个沉甸甸的木箱时,不禁惊呼出声。书房里搜出的有一小箱黄鱼,一箱码得整整齐的钱,数了数竟有五万块!还有一箱字画、瓷器和玉器,看上去都是些颇有年头的物件。卧房里搜出的那一大沓钱票,清点下来也有近三千块。

“这李扒皮,不知贪了多少……”楚瑾一咂舌,“要知道这年头的万元户就是后世百万富翁了,不过现在都是我的了!嘿嘿。”

还有一堆票,幸好她机灵,下乡前就把所有地方票证都换成了全国通用票。

把钱票归置好,她又把从家里带来的行李拿进空间清点。打开皮箱,先在夹层里摸出一本存折。

“爸爸……”她轻抚着存折上父亲的名字,鼻尖一酸。红色的封面上印着鲜明的伟人语录,下方是红色的“活期储蓄存折”字样,落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京市分行”。户名写着“楚建国”,里面存了七千块钱,这几乎是父母半生的积蓄。存折下面还压着家里的房契,纸张已经有些发黄。

旁边还有一叠现金拿出来,数了数,一共950块钱。还有厚厚一沓全国通用票证。

加上从李副厂长那儿得来的,工业券、粮票、肉票、油票、布票、糖票、棉花票、甚至手表票、自行车票……林林总总,在这个离开票证寸步难行的年代,这些就是最大的底气。

楚瑾一眼眶一红,喃喃道:“爸妈……这是把家底都掏给我了。”他们是怕要是真的下放后保不住这些,又怕她在乡下吃苦,才都给了她带走了。

她继续清点,多是衣物,下乡前,母亲还特地去供销社买了两套耐磨的劳动布衣裤和解放鞋,还请人做了一套厚实棉衣棉裤。

还有内衣裤小皮鞋。这些东西,都是楚瑾一用侨汇券在友谊商店买的。

此外还有发绳、发卡、雪花膏、头油、香皂、眉笔等零零碎碎的东西。被子只带了一床不算厚的,母亲换了许多棉花票,嘱咐她到了东北再找人弹新棉被,做得厚实些。日用品带了两条毛巾、饭盒、水壶、搪瓷缸、牙刷、牙膏和拖鞋之类的。

清点完毕,楚瑾一揭下面膜洗净脸,在别墅空间里转了转。空间里面的物品都是可以刷新的,一天可以刷新一次,但是仅限空间本来的物品可以刷新。

还好因为楚瑾一前世小时候是孤儿,从小缺衣少食的,长大了就很喜欢囤东西,别墅里各种物资一应俱全。

“小十,”楚瑾一唤来机器人管家,“帮我热杯牛奶。”

“好的,主人。”机器人发出柔和的电子音,很快端来一杯温热的牛奶。

她慢慢喝下牛奶,把钱票妥善收好,将其余行李带出空间放回原处,这才躺回坚硬的土炕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