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弟妹只有明轩这一个孩子。
侄子的眼睛一直是弟弟弟妹的心病,赵翠兰也不知该说什么安慰,反而是张秀英道,“其实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明轩的眼睛很可能治不好,我只是担心,等我和他爸百年后,明轩要怎么办……”
看不见,总是比正常人生活要更加艰难。
赵翠兰也皱眉,侄子这会儿可以无忧无虑,可人总是要长大的……
叹了口气,这时右侧里屋的门开了,大嫂和大哥出来,两人脸色都不怎么好,大嫂眼眶红红的,赵翠兰猜测两人应该是刚刚吵过架。
到底还是吵起来了。
赵翠兰张了张口,想要安慰。
王美花冷哼,“用不着你假好心!”
赵文博瞪她一眼,又对赵翠兰道,“小妹,你嫂子不会说话,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大哥,嫂子怪我也是应该的,毕竟……”
“不关你的事,当初谁都没预料到会发生那事,小妹你别自责。”赵文博不认为是妹妹的错。
赵翠兰沉默着没说话。
那年也是冬天,二柱突然重病去医院,偏偏丈夫又不在家,她只好找了大哥帮忙,把二柱送去医院,当时二柱情况危急,爸妈和小弟弟妹也都去了医院看望二柱,大嫂因为怀孕留在家里。
可不巧的是,大嫂在家不小心摔倒,因为送医院不及时,孩子没保住。
再加上这些年爸妈明里暗里贴补她,大嫂对她越发有埋怨。
她对大嫂一直都有愧疚,“当初要不是因为我,大哥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总之,大哥你以后对大嫂好一点,别因为我跟大嫂吵。”
赵文博点点头。
临走前,赵翠兰将篮子里的鸡蛋放下,她像是想到什么,对赵文博道,“之前我婆家说找到个方子,能有助怀孕,大哥你们要不试试?”
王美花皱眉,这些年她生孩子的方子已经试了不少,都没用,正要拒绝。
被赵翠兰抱在怀里的绵绵听到后问,“妈妈,大舅舅也想要小宝宝吗?”
“是啊,你大舅舅大舅妈现在还没有小宝宝。”赵翠兰解释。
“舅妈抱抱,抱抱就会有小宝宝啦。”绵绵朝着大舅妈伸手。
‘抱子得子’老一辈人总说多抱抱别人家的孩子,就能给自己‘招’来一个孩子,说沾上孩子的喜气,自己也会怀上。
这些日子,绵绵在家里每天都能吃到鸡蛋,小脸比之前胖了许多,看着着实喜人,王美花鬼使神差的伸出手,抱上孩子的那一霎那,她都有些手足无措。
好软,身上还带着奶香。
这要是她的孩子该多好。
王美花抱着就不舍的撒手了,也是才知道,原来小姑子这次上门不仅带了鸡蛋,还带了红薯和土豆,整整一麻袋!
杨淑兰从屋里将棉花拿出来,“今天家里沾了翠兰的光,那么多的红薯土豆足够吃个把月了,这些棉花不多,做大人衣服不够,正好给绵绵做身新棉衣。”
以往给东西得看大儿媳脸色,这次闺女带来这么多东西可给杨淑兰长了脸,杨淑兰将棉花给闺女也有底气。
虽说家里男人都有工资拿,但毕竟只是在小厂子里,不比国营厂,一个月工资每个人也就十几块钱,主要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吃食!
小姑子送来这么多粮食,王美花这次也不好说什么,尤其是怀里还抱着人家的闺女,缓和了神色道,“我屋里还有些布头,是带碎花的,拿回去给绵绵做双棉布鞋,小丫头身上的鞋子一看就不合脚,而且灰扑扑的实在不好看。”
赵翠兰接过大嫂递来的碎布头,还有些不真实感。
大嫂一直不待见她,这次竟然会主动送东西,每次回娘家,她都盼望着能跟大嫂处好关系,也免得爸妈打个跟着左右为难。
大嫂的态度转变,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替绵绵谢谢大嫂。”赵翠兰笑着。
留下一麻袋的土豆红薯,夫妻俩扛着另外一麻袋,先去了供销社,用老娘给的布票买了块布,看到桃酥,赵翠兰想买点给闺女尝尝,但没带点心票,只能买了些不要票的糖果,这才回村。
“可惜咱爸工作忙,没回家,等下次再带绵绵过去让咱爸也看看。”赵翠兰心情不错。
他爸在砖瓦厂属于技术工,突然要加班没空回家这才没见面。
刘鸿年笑着迎和。
回到家时也才四点钟,三个柱还没回家,中午能在爷奶家吃饭,估计还在爷奶家里。
刘鸿年把一麻袋粮食背进地窖。
绵绵摸摸兜里的糖,咽咽口水忍着没吃,她要等哥哥们回来再一起吃。
临近傍晚,三个柱才撒丫子跑回家。
绵绵将兜里的糖抓出来,放在桌上,开始分糖,“二哥一颗我一颗,三哥一颗我一颗,四哥一颗我一颗……”
把糖分完,又从自己的糖果里拿出两块。
“爸爸妈妈也吃糖糖!”
夫妻两推说不爱吃糖。
“爸爸妈妈不可以骗小孩子哦,糖糖甜甜的,可好吃啦!”绵绵一直举着小手。
无法,夫妻俩含了糖,双双笑眯了眼。
闺女给的糖就是甜!
简单吃过晚饭,赵翠兰提着拎着半篮子鸡蛋,又装了土豆红薯去了孩子爷奶家。
刘爷爷刘奶奶看到那半篮子鸡蛋,少说也有四五斤,惊讶过后刘奶奶拒绝道,“咋换了这么多鸡蛋,你这败家媳妇,这么多鸡蛋得花多少钱,我们老两口吃不了这么多,孩子们还在长身体,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赵翠兰轻笑。
知道婆婆是刀子嘴豆腐心,是不舍得她花钱,但家里的鸡蛋多到吃不完,根本不用花钱。
但这话她又不能跟婆婆说。
她又将手里的袋子解开,里面装了十斤土豆和红薯,一个个又圆又大。
刘爷爷刘奶奶眼睛陡然睁大,刘爷爷颤声问,“这……这都是从哪儿来的?难不成这也是你们淘换来的?这得花多少钱啊?你和鸿年哪儿来的这么多钱?难道是娘家给的?!”
这年月,粮食不光贵还难买,一定花了不少钱。
刘奶奶念叨赵翠兰,不该拿娘家的钱补贴婆家,娘家也不容易。
赵翠兰笑着,将早已准备好的解释说出来。
刘奶奶惊了,“在路上捡到狍子换的鸡蛋?真有傻狍子往人跟前撞?在哪儿捡的啊?让鸿年明天再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再捡到只!”
刘爷爷:“什么?在废弃的院子里还能挖到红薯土豆?!”
老大家的运气什么时候变这么好了?又是捡肉,又是捡粮食的?接下来是不是还能捡到钱?!
赵翠兰笑着,将绵绵发现老鼠,老鼠又带着他们找到粮食地经过说了。
要不是闺女看到老鼠,他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么多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