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对于红旗大队的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秋日。秋收已经结束,地里的庄稼都归了仓,社员们迎来了难得的农闲时光。男人们凑在一起抽着旱烟,聊着今年的收成;女人们则坐在门口,纳着鞋底,东家长西家短地唠着嗑。
而这些嗑里,总也少不了关于林家大丫头林晚秋的最新谈资。
“哎,你们瞅瞅,林家那丫头又来了。”村口大槐树下,一个婆子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人,朝大队部的方向努了努嘴。
众人齐刷刷地望过去。
只见林晚秋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瘦削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正步履匆匆地往大队部走。这两个多月,她几乎天天都来,雷打不动。不是来问村长孙大海国家最近有没有啥新政策,就是磨着保管收音机的大队会计,想听听广播。
“真是魔怔了,一个女娃,天天关心国家大事,她还想当干部不成?”
“我看她是想男人想疯了!顾知青一走,魂儿都丢了!”
“嘘……小声点,让她听见。”
这些窃窃私语,林晚秋早就习惯了。她像是没听见一样,径直走进了大队部。
大队部里,村长孙大海正和会计老张对着账本,愁眉苦脸地算着今年的工分。看到林晚秋又来了,老张头都没抬,不耐烦地摆摆手:“去去去,今儿没空,收音机不听。”
那台红灯牌收音机,是大队里顶顶金贵的物件儿,平时只有开大会或者有重要通知时才舍得开一下,生怕费电磨损了。
林晚秋却一反常态,没有像往常一样磨叽几句就走。她站得笔直,看着老张,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叔,今天这个广播,必须得听。求您了,就今天一次。”
她的语气太过郑重,让老张和孙大海都愣了一下。
孙大海皱着眉,掐灭了手里的烟头:“晚秋啊,你这又是闹哪一出?天天往这儿跑,村里人说的那些闲话,你……”
“村长,”林晚秋打断了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等听完广播,您就知道我闹的是哪一出了。”
看着她那双黑白分明、亮得惊人的眼睛,孙大海心里竟有些发怵。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冲老张摆了摆手:“让她听吧,也费不了几个电。”
老张不情不愿地从上了锁的柜子里,把那台宝贝收音机给抱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嘴里还嘟囔着:“听坏了你可得赔。”
林晚秋说了声“谢谢张叔”,然后,就在两人错愕的目光中,一把抱起了那台颇有分量的收音机!
“哎!你这丫头干啥!”老张急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林晚秋却不管不顾,抱着收音机,像抱着自己的命一样,转身就冲进了大队部里间那间小小的广播室。
广播室是土坯墙,只有一个小窗户,里面接着全大队各个角落的大喇叭。
在孙大海和老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咣当”一声关上了门,紧接着,是门栓落下的“咔哒”声。
她把门反锁了!
这下,外面可炸了锅!
“林晚秋!你个疯丫头!你赶紧给我出来!”老张气得脸红脖子粗,冲上去就“砰砰砰”地砸门,“你敢动一下广播,我扒了你的皮!”
孙大海也急了,这广播喇叭要是弄坏了,他这个村长可担不起责任。他也跟着喊:“晚秋!有话好好说,你先把门打开!别干傻事!”
外面的吵嚷声很快引来了更多的人。那些原本在村口闲聊的、在家门口纳鞋底的,听到动静都纷纷围了过来,把小小的院子挤得水泄不通。
“咋了这是?”
“听说是林家那疯丫头,抢了大队的收音机,把自己锁广播室里了!”
“天呐!她这是要干啥?寻短见吗?”
一时间,议论声、叫骂声、砸门声混成一片。所有人都急得团团转,有人甚至已经跑回家去拿斧头,准备劈门了。
而广播室里,林晚秋却对外面的一切充耳不闻。
她的心“怦怦”地狂跳,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她将收音机的话筒对准广播的麦克风,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拧开了收音机的开关。
“滋啦……滋啦……”
一阵电流声过后,一个沉稳庄重的男播音员的声音,通过收音机,再通过大喇叭,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红旗大队的上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面播送一则重要新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恢复从一九六六年起中断了十年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均可报考……”
砸门声,戛然而止。
院子里所有嘈杂的声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瞬间掐断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仰着头,侧着耳朵,难以置信地听着从大喇叭里传出的每一个字。
恢复高考了?
考上了就能上大学?当国家干部?吃商品粮?
这……这是真的吗?
而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像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
播音员继续用他那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播报着:“……关于报考资格,对于广大农村知识青年,最低学历要求为……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
这四个字,像一把大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那些曾经嘲笑林晚秋“为了个破纸片片卖了男人”的婆子们,此刻张着嘴,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像是被人当众扇了无数个耳光。
那些曾经议论她“读书读魔怔了”的汉子们,也都呆若木鸡,手里的烟头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他们终于明白了!
他们终于明白,林晚秋这两个多月来,顶着满村的流言蜚语,闭门不出,天天啃着那些旧书本,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们也终于明白,她当初为什么宁愿放弃顾知青那么好的对象,也要换来那一张看似“一文不值”的小学文凭!
那不是一张废纸!
那是通往大学的门票!是改变一辈子命运的机会!
原来,愚蠢短视的不是她,而是他们自己!
广播室的门,在这时“吱呀”一声打开了。
林晚秋从里面走了出来。她依旧是那副瘦削单薄的样子,但此刻,她站在门口,迎着众人震惊、愕然、羞愧、羡慕……种种复杂交织的目光,一直紧绷的背脊,终于挺得笔直。
她没有说话,但她的眼神,她平静而坚定的站姿,已经替她宣告了一切。
这是她对这两个多月来所有流言蜚语的宣战,更是对命运的无声呐喊。
从今天起,她林晚秋,不再是那个被人可怜、被人嘲笑的弃妇,而是一个手握未来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