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更新时间:2025-11-14 17:16:56

与千里之外红旗大队那热火朝天、恨不得将天都给掀翻的热闹相比,千里之外的京都,顾家,却是一片足以将人冻僵的冷清。

这是一座位于西城区,有着独立警卫站岗的深宅大院。青砖灰瓦的二层苏式小楼,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下,透着一股普通人家难以企及的庄严肃穆。院子里种着两棵姿态苍劲的西府海棠,光秃秃的枝丫上还残存着未化的积雪,像是一幅凝固的水墨画。

然而,这画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权力带来的距离感和深入骨髓的寂静。

顾长庚从乡下回来的这半个多月,整个家里的空气都像是结了冰。他没有和母亲宋文君说过一句话。每天除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是沉默地吃饭,沉默地翻阅那些他带回来的书籍,像一个主动将自己放逐的孤岛。

对于儿子的冷暴力,宋文君心里自然是极度不爽的。她是谁?她是文化部主管艺术司的副司长,出身书香门第,一辈子顺风顺水,走到哪里不是被人众星捧月地对待?她习惯了掌控一切,更习惯了别人对她的仰视和顺从。何曾受过这种委屈,还是来自她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亲生儿子。

但这份不爽,很快就被一种更强大的、不容置喙的信念压了下去——只要是为了长庚的前程,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她看来,自己亲手斩断儿子那段不切实际的“乡村爱情”,是最正确不过的决定。那个叫林晚秋的农村女孩,是什么?不过是儿子特殊年代人生轨迹上的一点尘埃,她只不过是替他轻轻拂去了而已。当个恶人又怎么了?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得更高、更远?等将来长庚功成名就,他自然会明白自己这番深谋远虑的苦心。

这半个月,她非但没有因为儿子的冷淡而退缩,反而更加积极地为他的未来铺路。她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网,为儿子物色了一位她眼中最完美的儿媳妇人选——总政歌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沈蓓蓓。

沈蓓蓓的父亲是总后勤部的一位实权领导,母亲是著名画家,家世显赫,根正苗红。更难得的是,那姑娘本人也出落得极好,一米七的个子,盘靓条顺,一张瓜子脸,明眸皓齿,因为常年跳舞,身上有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论长相,论家世,论才情,样样都无可挑剔,是她宋文君认定的、唯一能配得上自己儿子的女人。

宋文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约好了下周末两家人在“莫斯科餐厅”见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激动得脸颊都有些泛红,拎着刚从友谊商店买来的进口点心,踩着昂贵的小羊皮高跟鞋,步履轻快地回了家。

一进门,就看到丈夫顾卫国正坐在客厅的单人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戴着老花镜,看得十分专注。

顾卫国身居高位,身上总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沉稳气场。他不像妻子那般锋芒毕露,为人处世都讲究一个“度”字,喜怒不形于色。

“卫国,我跟你说件大喜事!”宋文君脱下驼色的呢子大衣,露出里面剪裁合体的苏式连衣裙,难掩兴奋地坐到丈夫对面的沙发上,“我跟沈家约好了,下周六让长庚和蓓蓓见一面!蓓蓓那孩子你是没见过,真是挑不出一点儿毛病,跟咱们长庚站在一起,那就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期待地看着丈夫,等着他对自己这份深思熟虑的安排表示赞许。

然而,顾卫国只是缓缓放下手里的文件,从镜片上方看了她一眼,表情没什么波澜,语气更是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这么快?你问过长庚的意思了吗?”

宋文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有些不悦地抱起了手臂,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沙发背上,摆出了她惯常的强势姿态:“问他?他现在这个样子,我问他能问出什么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自古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是为他好,还能害了他不成?跟沈家联姻,对他未来的发展有多大的好处,你比我清楚。”

顾卫国没跟她争辩这个,只是沉默地拿起茶几上的一份报纸,折了一下,递到她面前。

“看看这个吧。”

宋文君瞥了一眼,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报纸的报头印着——《云州市日报》。

一个地级市的报纸?

她顿时失了兴趣,带着几分天生的优越感和嫌弃,随手就将报纸扔在了光洁的红木茶几上,发出一声轻响。“什么东西?一份地方小报,有什么好看的?我现在只关心《人民日报》和内参。”

顾卫国看着妻子这副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起报纸,重新摊开。

“你不是总抱怨,说不知道该怎么跟长庚开口说话吗?”他推了推老花镜,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深意,“你想跟他缓和关系,总得知己知彼。得知道他最近在想什么,关心什么,这样才能找到共同话题,不是吗?”

一提到儿子,宋文君那身坚硬的铠甲上,便立刻出现了一丝裂缝。这是她的软肋。她确实为如何打破这层坚冰而头疼。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几分不情愿,重新拿起了那张被她嫌弃的报纸。

报纸的头版头条,用加粗的黑体字印着一个醒目的标题:《寒门出贵子,知识改命运——我市考生林晚秋勇夺1977年高考市状元!》。

下面配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有些模糊,但依稀能看清是一个清秀的女孩,正站在一排红砖房前,眼神明亮而坚定,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劲儿。

“不就是一个市状元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宋文君草草扫了一眼,嘟囔了一句。恢复高考后,全国各地都在报道这种新闻,她早就看腻了,实在不明白丈夫让自己看这个的用意。

顾卫国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报纸上那个名字上,轻轻点了点。

“林、晚、秋。”

他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

这个名字……

宋文君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她觉得有点耳熟,像是在哪里听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那段被她刻意尘封在记忆角落的、关于乡下的不愉快经历,似乎被这个名字轻轻叩响了。

见她还是一脸迷茫,顾卫国再次提醒道,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红旗大队,顾长庚的前妻。”

“轰——”

这几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宋文君的脑海里轰然炸开!

她的眼睛猛地瞪大,死死地盯着报纸上的那个名字,仿佛要把它看出一个洞来。

林晚秋?!

是那个农村女娃?!是那个黑黑瘦瘦,见了她连头都不敢抬,只会往长庚身后躲的丫头?是那个被她用回城名额和区区两百块钱就打发了的,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任何交集的乡下姑娘?

她……她考上了市状元?!

宋文君觉得这一切简直荒谬得像个笑话!她一把抢过报纸,凑到眼前,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

“总分385分……”

“全市第一,全省第十……”

“被京都大学中文系录取……”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她脸上,火辣辣地疼。

她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她去乡下,那个女孩的父亲,那个叫林满仓的老农民,还在为一张小学毕业证而对她感恩戴德!一个小学毕业生,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考上状元?!还考到了京都大学?!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捏着报纸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上好的纸张被她捏得变了形。

顾卫国看着妻子震惊到失态的样子,缓缓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像是在这堆烈火上,又浇了一勺油。

“这张报纸,是我前天夜里,从长庚的枕头底下发现的。”

宋文君的身体猛地一晃,手里的报纸“哗啦”一声,飘落在地。

她终于明白了。她终于明白儿子回来后为何如此沉默,为何眼中总是带着她看不懂的悲伤与悔恨。

她以为自己为儿子斩断的是一段累赘,殊不知,她亲手斩断的,可能是一段金玉良缘。她以为自己为儿子扫清了障碍,殊不知,她亲手推开的,是一个未来的天之骄女。

那个被她鄙夷、被她用钱和权势轻易碾压的农村女孩,如今,以一种她做梦也想不到的方式,带着无上的荣光,杀了回来。

而且,即将和他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宋文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精心策划的一切,她为儿子铺就的康庄大道,在这一刻,仿佛都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