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还在继续。
陆丰和李铁林已经从机器人领域,跃迁到了纯粹的数学领域。
李铁林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兴奋地颤抖。
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这种棋逢对手,甚至被对方隐隐压制的淋漓畅快感。
他看着眼前的陆丰,那张平静的脸上,仿佛写满了宇宙的终极答案。
突然。
一道灵光,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
那个项目!
那个困扰了他们整个实验室,整整半年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多臂协作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那个项目,是为国家航天工程服务的。
未来,在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中,需要多个机械臂协同作业完成高精度任务。
比如,在失重环境下,搬运、安装、对接精密的实验舱段。
这就对多臂协作的算法,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而整个项目的核心难点——
就是逆运动的求解。
正运动学,是已知每个关节的角度,去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这相对简单。
而逆运动学,则是反过来。
单个机械臂已是非常复杂的求解问题。
而多个机械臂的协同作业,其计算的复杂程度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他们的团队,
能用的方法,几乎都试遍了。
尝试了各种解析法和数值法,但始终无法获得一个最优解。
项目进度,因此停滞不前。
领导催了好几次,急得他头发都掉了好几把。
他一直觉得,是根源上的数学模型出了问题。
但具体问题出在哪里,他却像被一层窗户纸蒙住了眼睛,怎么也看不透。
直到此刻!
直到听完陆丰的高维拓扑的见解!
他茅塞顿开!
终于明白了!
他一直局限在传统的三维空间思考问题。
用传统的数学去硬解,就像试图用直尺去测量球体的表面积。
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不就是那把能打开这道难题的钥匙吗!
想到这里。
李铁林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他强压下立刻拉着陆丰回实验室的冲动。
不行,太唐突了。
万一把人吓跑了怎么办?
得循序渐进。
得先摸清他的底细。
李铁林深吸一口气,打断了还在讲解的陆丰。
“同学,停一下。”
陆丰停了下来,眼神里带着询问。
李铁林脸上挤出一个他自认为最和蔼可亲的笑容,“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专业的?”
这个问题,终于把其他神游天外的学生们,拉回了现实。
对啊!
听了这么久,这家伙叫什么名字啊?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陆丰。机器人工程,2502班。”
轰!
这个答案,再次引爆了全场。
“什么?他是我们系的?”
“2502班?那不就是我们隔壁班的吗?”
“我靠!我们机器人工程学院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尊大神?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张浩然更是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丰哥……你……你不是插班生吗?你怎么懂这么多?”
陆丰没有回答。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些知识甚至都算不上他打磨时光的消遣。
听到“机器人工程”,李铁林心里的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专业对口!
这简直是天意啊!
这是老天爷看我李铁林为了科研事业鞠躬尽瘁,特意派来拯救我的吗?
他心中大定,立刻有了主意。
他清了清嗓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讲台上。
“好了,同学们,刚才陆丰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先是给足了陆丰面子,然后话锋一转。
“这说明知识是无止境的。”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
“为了考验一下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我现在给大家出一道思考题。”
说着,他转过身,在黑板上“刷刷刷”地写下了一串复杂的数学模型,正是那个困扰了他半年的“多臂协作机器人逆运动学”难题的简化版!
当然,
即便是简化版。
其难度,也远远超出研究生的理解范畴。
他写完后,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意味深长地,在陆丰的身上多停留了两秒。
那个眼神里,充满了暗示和期待。
仿佛在说:
小子,到你表演了。
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