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被关在书房抄《孙子兵法》的第五天,手指已经磨出了茧子。他盯着竹简上 “兵者,诡道也” 的字样,突然一拍桌子:“对啊!诡道就是出奇制胜!” 说着就把毛笔一扔,从床底拖出个木箱 —— 里面藏着他偷偷藏起来的小铜镜,是母亲梳妆盒里淘汰下来的次品,边缘还缺了个角。
“韩伯说这镜子被阳光照过会发烫,” 他抱着铜镜溜到院子里,蹲在石榴树下摆弄,“上次晃乌桓人是信号传输,这次得研究能量转化!”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下来,公孙康调整铜镜角度,让光斑落在手背上。起初只是有点痒,过了片刻竟传来灼痛感。他猛地缩回手,看着皮肤上那圈淡淡的红印,眼睛亮得像两颗土豆:“能量!这是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正在搬运柴火的家丁们看见少东家蹲在地上对着阳光发呆,都暗自嘀咕:“公子该不会是抄书抄傻了吧?” 有个新来的小厮想上前问问,被老仆一把拉住:“别管他,上次对着铜渣傻笑了一下午,说是什么‘金属晶格艺术’。”
公孙康可不管旁人怎么看。他盯着地上爬来爬去的黑蚂蚁,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这些蚂蚁昨天啃坏了他的实验记录本,正该 “接受科学的审判”。他屏住呼吸,将铜镜的光斑精准地对准一只正在搬运面包屑的工蚁。
光斑像枚金色的图钉,牢牢钉在蚂蚁背上。起初那只蚂蚁还在奋力拖拽食物,几秒钟后突然抽搐起来,六条腿胡乱蹬踏。公孙康凑近了些,能听见细微的 “滋滋” 声,仿佛烤肉串时油脂滴落的动静。
“三十秒,开始焦糖化反应。” 他掏出炭笔,在竹简背面飞快记录,“体表出现焦黑,释放含碳气体(青烟),证明蛋白质高温变性……”
没等他写完,那只蚂蚁已经蜷成了小黑球,周围的蚂蚁群却像炸开了锅,有的冲过来想用触角搬动同伴,有的则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公孙康兴奋地直拍手:“看!威慑效果显著!这就是微型战场的心理战术!”
他又瞄准一只个头更大的兵蚁,这次特意计时。当秒数跳到 “28” 时,兵蚁已经一动不动,腹部还冒出一缕极细的青烟。“完美!” 公孙康跳起来,差点踩到旁边的蚁穴,“误差不超过两秒,说明实验数据稳定!”
他越玩越上瘾,在院子里追着蚂蚁群移动光斑,嘴里还念念有词:“侦察兵处理完毕,现在清除运输队…… 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被‘敌军’反扑。” 不一会儿,石榴树下就出现了一小片 “蚂蚁阵亡区”,黑色的小尸体散落得到处都是。
正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少东家,您这是在给蚂蚁行刑呢?”
公孙康吓得一哆嗦,铜镜 “哐当” 掉在地上。回头一看,韩忠正抱着个瓦罐站在廊下,嘴角抽搐地看着他。
“韩伯您不懂,” 他捡起镜子擦了擦,一本正经地解释,“这是‘太阳能微型烧烤技术’,将来士兵在战场上断了粮草,就能用这法子烤昆虫补充蛋白质!高蛋白,低脂肪,可持续作战!”
韩忠捂着心口:“老奴活了五十岁,还是头回听说打仗靠烤蚂蚁……”
“这叫未雨绸缪!” 公孙康指着那片蚂蚁尸体,“您看这效率,三分钟解决一个班的‘食材’,比埋锅造饭快多了!”
公孙度刚从军营回来,就看见儿子蹲在地上对着蚂蚁洞比划,手里还举着面小铜镜。阳光透过镜片,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吓得几只鸡咯咯叫着躲开。
“你又在搞什么鬼?” 太守大人的声音带着疲惫,最近乌桓使者的抗议信就像雪片似的飞来,全是冲这个儿子来的。
公孙康立刻站起来邀功,把竹简递过去:“爹!您看我的新发现!用铜镜聚光可以烤熟蚂蚁,将来能当军用食品加工技术!”
公孙度眯着眼看那歪歪扭扭的记录,眉头越皱越紧:“三十秒烤熟蚂蚁…… 可用于微型战场烧烤…… 你这脑子到底装了些什么?”
“装了科学啊!” 公孙康理直气壮,“您想啊,行军打仗带不了多少干粮,要是学会这招,见着虫子就能烤,多方便!而且节能环保,零碳排放 —— 哦就是不费柴禾!”
他捡起一只 “烤好” 的蚂蚁,想用手指捏起来展示,结果那焦黑的尸体一碰就碎了。公孙度看着儿子指尖的黑灰,突然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我问你,” 太守大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上次用战马换的铜渣,你做出水泥模具了吗?”
公孙康眼神闪烁:“正在优化工艺…… 金属软化需要时间……”
“那用铜镜晃乌桓人的事,你反省了吗?”
“那是通讯技术不成熟!下次我改用摩尔斯电码 —— 就是三短一长代表……”
“够了!” 公孙度终于忍不住打断他,“放着正经的兵法不学,整天琢磨烤蚂蚁?我看你是巴不得辽东的士兵都变成食蚁兽!”
“食蚁兽多厉害啊,” 公孙康小声嘀咕,“自带生物武器……”
“你说什么?”
“没什么!” 少年立刻挺直腰板,“爹,我这是为辽东的未来着想!现在研究烤蚂蚁,将来就能研究烤野兔、烤野猪,甚至烤……”
“闭嘴!” 公孙度气得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又回头警告,“再让我看见你拿镜子瞎晃,我就把你那堆破烂铜镜全熔了做箭头!”
看着父亲气冲冲的背影,公孙康非但不沮丧,反而更兴奋了。他蹲回蚂蚁洞旁,在竹简上添了句:“实验获得父亲间接关注,证明军事应用潜力受重视。下一步计划:测试不同昆虫的烤制时间,建立‘战场烧烤数据库’。”
阳光穿过铜镜,在他脸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少年盯着那片跳动的金光,仿佛已经看到千军万马在战场上用铜镜烤肉的壮观景象 —— 当然,他完全没注意到,脚边的蚁穴里,正有无数双复眼愤怒地瞪着这个毁灭家园的 “科学狂人”。
当天下午,公孙康偷偷溜出府,跑到军营附近的小树林里。他带来了更精密的 “实验设备”:一面更大的铜镜,一把用来测量的骨尺,还有一本重新装订的 “实验记录本”,封面上用炭笔写着《辽东军用烧烤技术白皮书》。
他先瞄准一只慢吞吞的蜗牛,结果光斑烤了半天,只在壳上留下个浅黄的印记。“甲壳类需要更高温度,” 他在本子上画了个蜗牛,旁边标着 “失败,建议去壳烤制”。
接着又测试了蝗虫。这小家伙倒是容易烤熟,翅膀还没烤透就开始冒烟,吓得他赶紧移开镜子 —— 生怕引发森林火灾,那可就不是抄兵法能解决的了。
最让他满意的是蟋蟀。“体型适中,蛋白质含量高,烤制时会发出滋滋声,有 ASMR 效果(能稳定军心),” 他认真记录,还画了个简陋的烧烤架,标注 “可批量生产,用铜镜阵列提供热源”。
正当他对着一只金龟子调整焦距时,身后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公孙康僵在原地,缓缓回头,看见公孙度正抱着胳膊站在树下,脸色比早上缓和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
“爹…… 您怎么来了?”
“再不来,你怕是要把整个辽东的虫子都烤绝种了。” 太守大人走过来,扫了眼那本 “白皮书”,突然指着其中一页问,“这画的是什么?像个架子上插满了镜子。”
公孙康眼睛一亮,赶紧解释:“这是‘太阳能烧烤阵列’!用二十面铜镜同时聚光,能烤熟一头野猪!比篝火快三倍,还不用担心暴露目标!”
公孙度沉默了片刻,突然伸手拿起那面大铜镜。他对着阳光调整角度,光斑落在远处的树干上,很快烤出个焦黑的小点。
“要是把光斑对准敌军的帐篷呢?” 太守大人的声音低沉。
公孙康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欢呼:“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是‘光学纵火武器’!比火箭筒还厉害 —— 哦火箭筒您不懂,就是能远距离点火的东西!”
看着儿子手舞足蹈的样子,公孙度嘴角难得地勾起一丝弧度。他把铜镜还给公孙康,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光顾着烤虫子,把这心思用在正地方。要是真能做出你说的‘阵列’,我就给你调二十面铜镜。”
“真的?” 公孙康眼睛瞪得溜圆。
“但你得先把《孙子兵法》抄完。” 太守大人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补充,“还有,不许再烤蚂蚁了 —— 恶心。”
公孙康看着父亲的背影,又低头瞅瞅手里的铜镜,突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蚂蚁也没那么可恨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本 “白皮书” 藏进怀里,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二十面铜镜的阵列该怎么排列?要不要加个瞄准器?用土豆做支架行不行?
夕阳把树林染成金红色,少年抱着铜镜快步往回走,嘴里哼着自编的小调:“太阳能,真神奇,烤完蚂蚁烤战机……” 远处的军营里传来操练的呐喊,谁也不知道,一场由蚂蚁引发的 “军事技术革命”,正在这个荒诞的少年脑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