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92 年的辽东初夏,阳光把石板路晒得发烫。公孙康揣着半块烤土豆,晃悠悠地在军营附近溜达 —— 这是他被罚抄《孙子兵法》一百遍后的 “放风时间”。路过演武场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见十个士兵正扛着盾牌训练,乌黑的皮革盾牌足有半人高,边缘包着铁皮,压得士兵们弓着腰,额头上的汗珠砸在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有个年轻士兵没站稳,盾牌 “哐当” 砸在地上,溅起的尘土迷了他的眼。

“太笨了!” 教头的呵斥声传来,“连盾牌都扛不稳,还想上战场?”

公孙康啃着土豆,突然被烫了一下 —— 不是土豆烫,是脑子里的灵感烫。他盯着那面掉在地上的盾牌,又看了看路边杂货铺晾晒的桑皮纸,眼睛亮得像两盏灯笼。

“韩伯!” 他拽着跟在身后的老管家,差点把人拖个趔趄,“你说,纸能不能做盾牌?”

韩忠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桑皮纸,那纸薄得能透光,风一吹就哗啦响。老管家揉了揉耳朵:“少东家,您是被太阳晒糊涂了?纸做盾牌?怕不是一箭就穿个窟窿。”

“那是普通纸!” 公孙康把土豆核一扔,拍着胸脯,“我要用特殊工艺!多层叠加,再涂秘制胶水,保证比皮革还硬!到时候士兵们扛着纸盾牌,健步如飞,横扫草原!”

他越说越激动,拉着韩忠就往府里跑,路过杂货铺时还不忘喊:“把你家的桑皮纸全给我包起来!记账上!” 掌柜的看着这疯疯癫癫的公子,赶紧把刚晒好的纸收拢 —— 倒不是怕他不给钱,是怕他拿纸去干更荒唐的事。

回到太守府,公孙康把自己关在库房,门口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 “盾牌研发重地,闲人勿扰 —— 包括大黄狗”。他翻出堆积如山的桑皮纸,又找来面粉、土豆淀粉、桐油,甚至还有半罐没吃完的蜂蜜,说是要研制 “超级胶水”。

“少东家,这蜂蜜掺进去,怕不是招蚂蚁?” 韩忠看着他把黏糊糊的东西往一起拌,急得直转圈。

“这叫生物粘合剂!” 公孙康用木棍搅着面糊,“蜜蜂用这玩意儿建蜂巢,坚固又轻便,正好适合我的盾牌!” 他舀了一勺土豆淀粉倒进去,“再加这个,增加韧性,跟现代的复合纤维一个原理!”

韩忠听不懂什么 “复合纤维”,只觉得这锅糊糊闻起来像没发好的面,甜兮兮的还带着点油味。家丁们趴在门缝上偷看,看见公子把桑皮纸往糊糊里一泡,再一层层摞起来,活像在做巨型千层饼。

“第一层,打底;第二层,增强横向强度;第三层,防穿刺……” 公孙康嘴里念念有词,给每张纸都安排了 “神圣使命”。他嫌用手糊太慢,干脆脱了鞋,光着脚在纸上踩,说是 “利用体重压实纤维”。

韩忠看得直捂心口:“少东家,您这是造盾牌还是做糖糕?再踩下去,纸都成纸浆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公孙康抬起沾满面糊的脚,在地上印了个大脚印,“纤维充分融合,才能硬如磐石!”

折腾到日落西山,十面 “轻质盾牌” 终于完工。每面盾牌都有半寸厚,边缘用竹条加固,表面涂着黄澄澄的 “神秘胶水”,在夕阳下闪着诡异的光。公孙康抱起一面,试着挥舞了一下,果然轻飘飘的,比皮革盾牌省劲多了。

“成了!” 他举着盾牌在院子里转圈,像耍杂技似的,“看!比羽毛还轻!比铁甲还硬!辽东铁军的秘密武器诞生了!”

家丁们鼓起掌来,一半是捧场,一半是被公子脚上的面糊逗乐 —— 他光顾着高兴,忘了自己还光着脚呢。

第二天一早,公孙康就扛着新做的盾牌冲进了军营。士兵们正在操练,看见公子抱着个黄乎乎的东西跑来,都停了动作。

“都来看!” 公孙康跳上演武场中央的高台,把盾牌往地上一顿,“这是我发明的‘轻质神盾’,今天给你们露一手!”

教头王猛抱着胳膊看热闹,他是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最不信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公子,这纸糊的东西,能挡 arrows(箭)?” 他故意拽了个公孙康常说的 “洋词”。

“何止能挡!” 公孙康从箭囊里抽出一支木箭,这箭是他特意找木匠做的,箭头是圆的,根本没开刃,“看好了!”

他站在三步外,瞄准盾牌中央轻轻一射,木箭 “啪” 地弹了回来,掉在地上。

“看见没!” 公孙康得意地大笑,“弹开了!要是铁箭,照样挡得住!”

士兵们稀稀拉拉地鼓了鼓掌,谁都没说破那箭头是圆的。王猛皱着眉刚要说话,就被公孙康打断:“王教头,你来试试!用你的强弓!”

王猛的弓是军中最硬的,寻常皮革盾牌都能射穿。他刚要拒绝,就见公孙康使了个眼色 —— 那眼神里明摆着 “你敢不给我面子试试”。老教头无奈,只好拿起弓,故意往盾牌边缘射了一箭。

“铛” 的一声,箭擦着竹条弹开了。公孙康立马跳起来:“完美防御!我就说我的神盾天下无敌!”

正在这时,一只乌鸦从天上飞过,拉下坨屎,不偏不倚砸在盾牌上。黄澄澄的盾牌顿时多了个白点儿。公孙康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又梗着脖子喊:“看!连鸟粪都打不穿!防水性能一流!”

韩忠在台下捂脸 —— 公子怕是忘了,盾牌上的 “神秘胶水” 里掺了蜂蜜,招鸟是迟早的事。

公孙康的 “轻质神盾” 很快成了辽东的笑谈。有士兵偷偷说,这盾牌挡挡鸟屎还行,真上了战场,怕是连风都挡不住。

但公孙康不管这些,他已经开始规划 “纸盾军团” 的未来。

“第一步,给每个士兵配两面盾牌,左手防御,右手进攻!” 他在沙盘前比划,把小泥人换成插着桑皮纸的木片,“第二步,训练快速切换阵型,利用盾牌轻便的优势,变阵比乌桓人的骑兵还快!”

韩忠在一旁记录,笔尖都快戳穿纸了:“少东家,那盾牌遇水就软,要是下雨天打仗……”

“那就涂蜡!” 公孙康抢过话头,“我早就想好了,给盾牌打蜡,防水防箭防泥巴!实在不行,还能当雨披用,一物多用!”

他甚至设计了盾牌的 “隐藏功能”:把盾牌拆开,里面藏着干粮和水 —— 说是 “野外生存套装”;在盾牌边缘绑上刀片,说是 “近战武器”;最离谱的是,他想在盾牌上钻个洞,安上铜镜,说是 “既能防御又能晃敌人眼睛”。

“这叫多功能一体化装备!” 公孙康拿着设计图给父亲看,图上的纸盾牌画得像只带刺的乌龟,“爹,您想想,咱们的士兵举着这盾牌冲锋,敌人射不穿,砍不动,还被晃得睁不开眼,岂不是所向披靡?”

公孙度看着那图纸,又看看儿子眼里的狂热,突然觉得那十面纸盾牌或许有点用 —— 至少能让这小子消停几天,别总琢磨着给土豆唱歌了。

“行,” 太守大人放下图纸,“给你五十个士兵,试试这盾牌。要是真管用,我就给你拨桑皮纸。”

公孙康喜出望外,没听出父亲话里的敷衍。他抱着图纸就往军营跑,嘴里喊着:“我的纸盾军团,要征服草原啦!”

十面轻质盾牌被分到了新兵手里。这些新兵大多是刚抓来的壮丁,还没见过像样的武器,抱着纸盾牌倒觉得新鲜 —— 至少比沉重的皮革盾牌省劲。

公孙康亲自训练他们,教他们怎么举盾、怎么变阵,还编了口号:“辽东纸盾,轻如鸿毛,硬如磐石,敌人求饶!” 士兵们喊得有气无力,总觉得这口号透着股心虚。

韩忠看着新兵们举着黄澄澄的盾牌在太阳下训练,突然想起个事儿:“少东家,您那胶水掺了蜂蜜,天热了怕是会化吧?”

公孙康正在演示 “盾牌撞击术”,闻言满不在乎:“化了再涂!正好让敌人尝尝甜滋味!” 他没说的是,自己半夜偷偷用盾牌挡过狗,大黄一撞就把盾牌撞出个坑,他用面糊补了半天才看不出来。

演武场边,王猛教头和几个老兵蹲在地上打赌。

“我赌这盾牌撑不过第一次演习。” 王猛叼着草棍,“上次公子做的独轮车,第三圈就散架了。”

“我赌撑不过下雨。” 李四接话,“昨天我那盾牌沾了露水,软得像面片。”

只有公孙康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他站在高台上,看着士兵们举着纸盾牌列阵,仿佛已经看到他们在战场上横扫千军的模样。阳光照在盾牌上,反射出蜂蜜的光泽,像一片晃动的黄金海洋。

“等打赢了仗,” 他对韩忠说,“我要给每面盾牌刻上‘康哥智造’四个字,让全天下都知道,辽东有能挡千军万马的纸盾牌!”

韩忠没敢告诉他,库房里的桑皮纸快用完了,而杂货铺掌柜说什么都不肯再卖给他 —— 怕他把辽东的桑树皮都扒光了。

远处的草原上,乌桓骑兵正在放马,他们不知道,一支装备着纸盾牌的奇特军队正在辽东悄悄组建。而这支军队的缔造者,正举着他的 “神盾”,在演武场上蹦蹦跳跳,活像个拿着糖纸当宝贝的孩子。

至于这些纸盾牌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或许连风都知道答案 —— 风一吹过,盾牌上的桑皮纸就发出 “哗啦哗啦” 的声响,像是在提前嘲笑这场注定荒唐的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