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公孙康研究湿柴烟雾弹的余烬还没冷透,目光又盯上了酒坊的陶瓮。韩忠拎着刚酿好的土豆酒经过柴房,那股辛辣的酒香飘进鼻孔,突然让他想起物理课上的 “乙醇燃烧”—— 酒精能当燃料,这土豆酒不就是现成的酒精来源?

“韩伯!给我来两坛!” 他从柴堆上蹦起来,差点踩翻装烟雾弹的篮子。老管家警惕地护住酒坛:“少东家,这酒是给太守爷暖身子的,您可别又拿去浇柴禾。”

“这次不浇柴禾!” 公孙康抢过酒坛抱在怀里,酒液晃出坛口,溅在衣襟上烧得他皮肤发烫,“我要用它做饭!高效节能的火焰烹饪法!”

他抱着酒坛冲进厨房,吓得厨师老张差点把菜刀扔锅里。灶台上的铁锅还冒着热气,锅里的玉米糊糊刚煮好,香气混着酒香在厨房里弥漫。

“张师傅,借你的锅用用!” 公孙康把酒坛往案上一墩,指挥家丁搬来石块垫在地上,“今天给你们露一手,用酒烧菜,比柴火快十倍!”

老张看着那两坛能醉倒三匹马的土豆酒,脸都白了:“公子,这酒烈得很,点着了能烧穿锅底!”

“要的就是这效果!” 公孙康舀出一碗酒,对着阳光晃了晃,酒液里的气泡像碎金似的翻滚,“这都是能量啊!烧菜只是小试牛刀,将来还能驱动战车、冶炼金属……”

家丁们在厨房外探头探脑,谁也不敢进去 —— 上次太阳能烤鸡烧了帐篷,这次用酒烧菜,怕是要把厨房掀了。

实验开始得轰轰烈烈。公孙康在石块上架起铁锅,先倒了半锅水,然后舀出两勺土豆酒沿着锅边淋下去。蓝色的火苗 “腾” 地窜起半尺高,舔舐着锅底,把水烧得滋滋作响。

“看!多旺!” 他兴奋地拍手,又往锅里倒了半碗酒。这次火苗直接从锅里喷出来,带着水汽变成白雾,把他的眉毛燎得卷了边。

“公子!快灭火!” 老张举着锅盖要上前,被公孙康一把推开。

“别停!还没到沸点!” 他又舀出一瓢酒,想往锅里倒,结果脚下一滑,整瓢酒全泼在了灶膛的余烬上。

“轰 ——!”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厨房的瓦片都抖落了三片。铁锅像被巨手掀飞的帽子,“哐当” 一声砸在院墙上,锅沿撞出个豁口。火星混着酒液溅得到处都是,案上的面粉被点燃,腾起粉色的火焰,活像条扭动的火龙。

“我的娘!” 家丁们的惊叫声震碎了窗纸。众人手忙脚乱地提水灭火,水桶撞在一起,水洒得满地都是,反而让火星顺着水流到处乱窜。

公孙康被气浪掀倒在地,发髻散得像蓬草,脸上沾着烟灰,却直挺挺地坐在地上,盯着墙上的铁锅发呆。

“少东家!您没事吧?” 韩忠拽着他的胳膊往外拖,老管家的手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没事没事!” 公孙康突然笑起来,指着还在冒烟的铁锅,“看见了吗?这就是能量释放!土豆酒的威力比我想的还大!”

公孙度赶到厨房时,看到的是一片堪比战场的狼藉:铁锅嵌在院墙上,锅盖飞进柴房,案上的面粉烧得只剩黑灰,酒坛碎片混着土豆皮遍地都是。公孙康蹲在废墟里,正用树枝扒拉着烧焦的木柴,嘴里还念念有词。

“你又在搞什么鬼!” 太守大人的怒吼让满地火星都瑟缩了一下,“用酒烧菜?你怎么不直接把厨房点了殉葬!”

“爹!这是可控的能量释放!” 公孙康举起一块熏黑的锅片,锅片上的焦痕被他指成各种曲线,“您看这燃烧轨迹,说明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是关键!刚才是比例没调好,才导致能量瞬间爆发 —— 也就是您说的爆炸。”

他捡起酒坛碎片拼凑起来,像在复原古董:“只要控制好酒量和空气流入,就能平稳释放能量。我打算做个铜制喷嘴,把酒雾化后再点燃,保证又安全又高效!”

公孙度被他气笑了,指着墙上的铁锅:“那你先把锅从墙上抠下来,再跟我谈你的雾化喷嘴!”

家丁们憋着笑去卸铁锅,结果锅沿卡得太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下来,还带下来半块墙皮。老张捧着变形的铁锅直掉泪 —— 这锅是他用了十年的老伙计,熬糊糊最香。

公孙康却把锅片当宝贝,用布包好揣在怀里:“这是重要的实验样本!记录了能量爆发的冲击力数据!”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韩忠说,“快算算损失,我好写实验报告 —— 就说‘能量转化测试取得突破性进展,次要损失为铁锅一口、酒坛两具’。”

厨房爆炸事件后,公孙康被禁足在书房,但这丝毫挡不住他的 “酒精革命”。他趴在床上画设计图,把土豆酒的用途扩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1. 军事领域:制作 “酒精喷火器”,用铜管喷射雾化酒精,点燃后可烧毁敌军帐篷(配图是个像唢呐的铜管子,旁边标着 “需三人操作,一人扛酒坛”)

2. 民生领域:发明 “酒精取暖炉”,在铜炉里点燃酒精,比炭火干净(备注:“需远离床幔,上次实验烧了半床被子”)

3. 交通领域:设计 “酒精驱动战车”,车轮旁装两个酒精炉,说是 “热能转化动能”(其实是想让蒸汽推动车轮,只是还没想明白蒸汽怎么来)

最离谱的是 “酒精医疗计划”,他在图纸上画了个病人躺在床上,头顶悬着个酒精炉,标注 “利用酒精燃烧的热量治疗风寒,比汤药见效快”。

韩忠给公孙度送点心时,瞥见图纸上的 “喷火器”,吓得差点把点心盘扣在太守头上:“太守爷,您可得管管少东家,再让他折腾下去,怕是要把辽东的酒坊都改成兵工厂了!”

公孙度看着图纸上歪歪扭扭的战车,突然叹了口气:“给他找几个铜匠,让他折腾铜管子去。总比天天惦记着烧厨房强。”

这个决定让公孙康欣喜若狂。他立马组织铜匠打造 “雾化喷嘴”,要求管子细如手指,喷嘴钻针眼大的孔。铜匠们磨破了十片砂轮,才做出三个合格的喷嘴,被公孙康当宝贝似的藏在锦盒里。

铜喷嘴做好那天,公孙康特意选在空旷的校场实验。他让人把喷嘴接在酒坛上,自己躲在三丈外的盾牌后,用长竹竿去捅火折子。

“点火!” 他一声令下,竹竿顶端的火折子刚碰到喷嘴,蓝色的火焰就 “呼” 地窜出丈余长,带着酒气的热浪把盾牌都掀得晃了晃。

“成功了!” 公孙康从盾牌后跳出来,迎着火焰大笑,“这就是‘康氏喷火器’!以后敌军来犯,咱就用这个招待他们!”

校场的士兵们看得目瞪口呆。王猛教头摸着被火焰燎焦的胡须,突然觉得这荒唐玩意儿或许真有点用 —— 至少能用来烧荒草。

消息传到酒坊,酿酒师傅们集体请愿,说是 “再这么折腾,辽东的土豆都不够酿酒了”。公孙度只能下令限制酒坛供应,每月只给公孙康十坛酒做实验。

可这根本拦不住他。公孙康开始研究 “酒精提纯法”,把土豆酒倒进铜锅里蒸馏,说是 “提取高浓度能量液”。结果蒸馏锅又炸了,把他的头发熏成了焦黄色,活像顶着个玉米穗。

韩忠看着公子顶着黄头发,举着新做的喷嘴比划,突然觉得这爆炸不断的实验里,藏着股奇怪的韧劲。从铜镜烤蚂蚁到酒精喷火器,这孩子折腾的东西越来越危险,却也越来越接近 “能量” 的本质。

深秋的月光照进校场,公孙康还在调试喷嘴角度。蓝色的火焰在夜色中跳动,像朵妖异的花。他对着火焰喃喃自语:“再强点…… 再强点就能驱动轮子了……”

远处的军营传来更鼓声,而校场中央的火焰还在燃烧,映着少年被熏黑的脸,和他眼里永远不会熄灭的、对能量的痴迷。或许有一天,这土豆酒点燃的火焰,真能烧开历史的闸门,只是现在,它还只是个让厨房不得安宁的 “爆炸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