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他声音低沉却坚定:“常夏,我知道这很危险,让你担心。但我爸……还有这些年看到的那些被毒品毁掉的家庭,我想做点什么。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责任。”
常夏在电话这头沉默了很久,久到宋秋以为她会反对。最终,她深吸一口气,说:“好。我支持你。但宋秋,你必须答应我,任何时候,首先保护好自己。我要你平安。”
“我答应你。”宋秋郑重承诺。
然而,“平安”两个字,在缉毒警察的世界里,是最奢侈的愿望。
从此,宋秋的名字从他们的聊天记录里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看似没头没尾的暗语。
「最近天气不错,适合爬山。」可能意味着他要进山潜伏。
「项目进入关键期,要封闭开发几天。」意味着行动在即,彻底失联。
「外婆家的腊肉收到了,很香。」或许代表一次任务顺利完成,短暂平安。
他开始了“神出鬼没”的生活。有时会连续几天甚至几周毫无音讯,头像永远是灰的。偶尔手机信号接通,可能是在边境线附近的深山老林,背景音是压抑的虫鸣和队友轻微的呼噜声;也可能是在凌晨时分的办公室或临时指挥点,声音里带着极度疲惫后的沙哑,匆匆说一句“刚忙完,一切安好,勿念”就又没了下文,仿佛多说一个字都是奢侈。
他的朋友圈再无更新,头像始终是那片芒城夏日湛蓝的天空,干净得不像话,与他此刻身处的黑暗形成残酷对比。常夏知道,他正行走在刀锋之上,隐匿于黑暗之中,与最危险的罪犯较量,守护着阳光下的平凡与安宁。
她学会了从新闻的边角缝隙里捕捉他可能存在的痕迹——本地新闻简讯里,某地成功打掉一个特大贩毒团伙,缴获毒品若干,抓获嫌疑人多名……她会一遍遍仔细看着报道里寥寥数语的描述和那些配图,试图从那些打着厚厚马赛克、只露出坚毅下巴或挺拔背影的缉毒警察身影中,凭借直觉和记忆,辨认出哪一个是她的少年。有时,她会盯着电视上类似的新闻画面出神,心脏在胸腔里紧张地缩紧。
担心像无声的潮水,在无数个加班的深夜、独自回到租住公寓的时刻,将她淹没。她只能通过更加拼命的工作来对抗这种噬人的焦虑。她挖掘真相,记录民生,用笔和镜头构建起自己的战场。她的报道越发沉稳有力,开始引起业内关注。
一次,她负责跟踪报道一个跨境走私案的收网行动后续。在警方控制现场后,她获准进入进行拍摄采访。废弃的码头仓库里一片狼藉,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尘土和海腥味,还隐约有一丝紧张过后未散的危险气息。常夏专注地记录着现场细节,拍摄缴获的物资,听着办案人员的简要介绍。
忽然,她的镜头扫过仓库角落一群正在短暂休整、低声交谈的警察。他们个个满身尘土,作战服上甚至能看到泥点和磨损,脸上带着长时间高度紧张后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其中一个身影格外高大挺拔,即使和队友一样靠在集装箱上,微微低着头,那熟悉的肩线轮廓也让常夏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骤停。他正仰头灌水,喉结剧烈地滚动着,侧脸线条紧绷,下颌处有一道已经凝固但依旧刺目的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