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糯糯第一次记住沈知珩的名字,是在六岁那年的暴雨天。
老槐巷的青石板被雨水浇得发亮,她抱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蹲在巷口的旧邮筒旁哭——妈妈早上说要去外地办事,让她乖乖待在邻居沈阿姨家,可她等了一下午,也没等到妈妈回来。雨水顺着她的羊角辫往下滴,打湿了胸前的小花裙,手里的桂花糕也浸了水,变得黏糊糊的。
“你哭什么?”
清冷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林糯糯吸了吸鼻子,抬头看见个比她高半头的小男孩。他穿着蓝色的小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拎着一把黑色的大伞,伞沿往她这边歪着,自己半边肩膀都露在雨里。男孩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额头上,可眼神却很亮,像浸在雨里的星星。
“我、我妈妈没回来……”林糯糯的声音带着哭腔,把手里的桂花糕递过去,“你吃吗?有点湿了。”
男孩没接,只是把伞往她那边又挪了挪,然后蹲下来,用袖子擦了擦她脸上的眼泪:“我叫沈知珩,住在你家对门。我妈妈说,你妈妈明天就回来了,今晚去我家吃饭吧,我妈炖了排骨汤。”
那天晚上,林糯糯在沈知珩家喝了两大碗排骨汤,沈妈妈还帮她吹干了头发,给她换了件沈知珩的小T恤——衣服太大,套在她身上像件小裙子。沈知珩坐在旁边,把自己碗里的排骨都夹给她,还拿了本漫画书给她看:“这个好看,我妈妈不让我多看,偷偷借你看。”
林糯糯一边啃排骨,一边看漫画,觉得沈知珩真是个好人。临走前,她把自己最爱的兔子发卡塞给沈知珩:“这个给你,谢谢你。”
沈知珩捏着那个粉色的兔子发卡,耳朵尖有点红,小声说:“我明天还你。”
从那以后,林糯糯就成了沈知珩家的常客。每天放学,她都背着小书包跑到沈知珩家,先跟沈妈妈打个招呼,然后就去找沈知珩写作业。沈知珩比她高一年级,写作业又快又好,总是先帮她检查完作业,再陪她玩一会儿。
七岁那年,林糯糯想学骑自行车,沈知珩就把自己的小自行车推出来,在巷子里教她。她学得慢,总是摔,沈知珩就扶着车后座,跟着她跑了一下午,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抱怨一句。最后林糯糯终于学会了,兴奋地骑着车绕着巷子转,沈知珩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八岁生日那天,林糯糯收到了很多礼物,可她最喜欢的,是沈知珩送的一个手工做的小盒子。盒子是用木板做的,上面刻着一只小兔子,还涂了粉色的颜料,虽然有点歪歪扭扭,却是沈知珩攒了半个月的零花钱,找巷尾的张爷爷帮忙做的。
“这里面可以放你的小发卡。”沈知珩把盒子递给她,有点不好意思,“我涂的颜色有点丑。”
“不丑,很好看!”林糯糯抱着盒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要把我所有的发卡都放进去。”
那天晚上,林糯糯把自己的兔子发卡、小花发卡、星星发卡都放进了那个小盒子里,还在盒子里放了一颗水果糖——那是沈知珩早上给她的,她没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