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悦将手中的红薯轻轻放在桌上,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想在咱们村里开办一个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学习算术,让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李建国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眉头紧锁,显得有些为难:“办学堂?林悦丫头,不是我故意泼你冷水,你也知道咱们村里的实际情况,孩子们白天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晚上累得倒头就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呢?再说,你一个姑娘家,自己还要下地挣工分养活奶奶,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教孩子们?”“李支书,这些我都考虑过了。”林悦的语气坚定而有力,“孩子们白天确实要干活,但我可以晚上抽出时间来教他们,每天只需要一个时辰就足够了。我白天会正常下地干活挣工分,晚上再抽空备课和教学,不会耽误任何事情。而且,我并不需要队里提供任何资金和物资支持,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开阔一下眼界。”李建国看着林悦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你这么做,到底图啥呢?教孩子既辛苦又没有好处,还可能招来一些闲言碎语。”“我什么都不图。”林悦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份执着与真诚,“我只是觉得,孩子们不能一辈子只知道种地,多认识几个字,多学会一些算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您看咱们村,现在连个会记账的人都难找,每次分粮食、记工分,都要去隔壁村请人帮忙,实在是不方便。如果咱们村的孩子能够学会算术,以后这些事情不就能自己解决了吗?”李建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林悦所言非虚,村里确实缺乏有文化的人才。这些年,也有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想要教孩子们读书,但都因为条件艰苦、村民不理解而最终放弃了。林悦的坚持和决心,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你真能坚持下来吗?”李建国目光深邃地盯着林悦,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认真而严肃地问道。“能!”林悦毫不犹豫地重重点头,眼神坚定而充满决心,“只要孩子们有学习的意愿,我就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教下去,绝不会轻易放弃。”李建国沉吟片刻,眉头微皱,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妥协:“好吧,我支持你的决定。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村民们对此有意见,或者孩子们自己不愿意学,你可不能因此责怪别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谢谢李支书!”林悦的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声音略显激动地说,“您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绝不会让您失望的。”得到了村支书李建国的支持,林悦的信心瞬间大增,仿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接下来,她要面临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挨家挨户地劝说村民们,让他们同意让孩子来上学。林悦决定先从离她家最近的王柱家开始。王柱家有两个孩子,大儿子王小虎已经八岁了,小女儿王小丫也六岁了,都到了能够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的年纪。当林悦来到王柱家时,王柱正挥汗如雨地在院子里劈柴,而他的媳妇则坐在屋里,专心致志地缝补着衣服。“王大叔,王大婶。”林悦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热情地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