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话里藏针,暗示我并非初犯,每一句都是诛心之言!

我在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加恭顺:“皇后娘娘教训的是,臣妾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再辜负娘娘厚望。”

萧景琰瞥了我一眼,忽然道:“起来吧。林修撰正与朕讨论江南水患之事,提及你幼时曾随父在江南居住,对治水略有见解?”

我面色一愣,兄长怎会与皇上说起这个?

我确实因父亲外任而在江南住过三年,那时恰逢水灾,曾听父亲与幕僚讨论治水之策,偶尔插过几句嘴,没想到兄长竟记得。

“臣妾愚见,不足挂齿。”我谨慎地回答。

“无妨,朕倒想听听。”萧景琰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我在皇后的注视下缓缓起身,膝盖刺痛让我险些站立不稳。

暗自定神,略一思索便道:“江南水患,疏优于堵。先前官员多筑高堤,然水势愈积愈猛,一旦决堤,危害更甚。

臣妾以为,当广开支流,分流而治,同时在上游植树固土,减少泥沙淤积...”

我声音轻柔,却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却不迂腐,甚至提出了几个具体实施方案。

萧景琰原本只是随口一问,此刻却听得认真起来。

皇后见状,笑意不达眼底:“林才人果然博学,难怪连御赐之物都不放在心上了。”

这话刁钻,暗指我不重圣恩。

我立即跪回:“臣妾不敢,打碎御物实属无意,臣妾日夜惶恐...”

“好了,”萧景琰打断我,“既是无心之失,便不必再罚。起来吧。”他转向皇后,“天凉了,这些小事皇后自行处置便是,不必太过较真。”

皇后只得称是。

萧景琰又看了眼垂首立在一旁的我,忽然道:“朕记得林才人入宫已有一年了吧?”

“回皇上,一年零三个月。”我轻声答。

“即日起晋为美人,迁入绛雪轩。”萧景琰淡淡道,“既然对治水有所见解,明日朕让人送些相关卷宗给你,写个折子上来。”

一语既出,四座皆惊…

宫妃干政是本朝大忌,皇上竟让一个才人(如今是美人了)上奏折?就连一直沉默的林墨轩也惊讶地抬头。

我忙跪下:“臣妾才疏学浅,恐负圣恩...”

“朕说你可以,你就可以。”萧景琰语气不容反驳,说罢便转身入殿。

皇后狠狠瞪了我一眼,随即跟上皇上。

待圣驾离去,玉砚上前扶起我,语气多了几分恭敬:“林美人好造化,奴婢这就派人收拾绛雪轩。”

我勉强笑笑,心里却无半分喜悦!

皇上的“恩宠”来得突然,却将我推到了风口浪尖。

今夜之后,六宫都会知道有个林美人因谈论政事而得宠,不知多少双眼睛会盯上我。

兄长林墨轩落在最后,趁无人注意时低声道:“小心为上。”

我微微颔首,目送兄长离去。

秋风吹起我的衣袂,寒意彻骨。我明白,从今天起,我在后宫的日子将不再平静。

果然,三日后,新晋的林美人就成了六宫的谈资。

“听说她连夜写了治水策论,皇上看了龙颜大悦,赏了不少东西呢。”

“不过是个御史之女,装什么才女?”

“皇后娘娘那边气得摔了一套茶具...”

流言蜚语中,我却闭门不出,除了谢恩那日,再未面圣。我深知帝王一时兴起不足为恃,唯有谨慎方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