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侯府,处处透着热闹。
大年初一清晨,盛言按照规矩,跟着后院一众妾室去荣安堂给老夫人拜年。
天还未亮透,冷香院的灯笼还亮着暖黄的光,春桃已经帮她梳洗妥当。
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的软缎襦裙,领口和袖口滚了一圈浅白色的狐裘边,料子柔软顺滑,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头发梳成了端庄的垂挂髻,正中插着萧瀚赏赐的羊脂玉兰草簪,簪身温润,与藕荷色的襦裙相得益彰;鬓边别了两朵用金线绣成的绢花,小巧精致,既不张扬,又添了几分新年的喜庆。
“姑娘,您这模样,比李姨娘还要端庄几分呢。”
春桃帮她理了理裙摆,笑着说道。盛言对着铜镜看了看,镜中女子眉眼清秀,气质温婉,确实比初入府时多了几分从容。
她轻轻点头:“走吧,别去晚了。”
两人走出冷香院,沿着覆着薄雪的石板路往荣安堂去。
路上遇到不少同样去拜年的丫鬟小厮,见了盛言,都恭敬地行礼。
经过赵氏怀孕和除夕年宴的事,府里的人都知道,盛言得了老夫人和侯爷的几分看重,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轻视她。
到荣安堂时,孟氏已经带着孙氏等几位侍妾候在门口。
孟氏穿着一身正红色的锦袍,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缠枝莲纹,头上插着赤金点翠凤凰步摇,虽因除夕林氏僭越之事仍有几分郁色,却依旧端着主母的威严。
看到盛言,她只是淡淡瞥了一眼,没有说话。
盛言上前屈膝行礼:“妾盛言,给主母拜年,祝主母新年安康。”孟氏微微颔首,算是应了。
没过多久,李姨娘也来了。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小的梅花纹,头上戴着一支银质梅花簪,气质依旧温婉,见了众人,一一屈膝问好。
最后到的是赵氏,她被两个嬷嬷小心搀扶着,穿着一身淡绿色的锦裙,料子厚实保暖,头上只插了一支简单的银簪。
老夫人特意叮嘱过,她怀了孕,不宜戴过重的首饰。
赵氏脸色比年前红润了些,只是性子依旧怯懦,站在人群里,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不敢多言。
待众人到齐,老夫人在张嬷嬷的搀扶下走出荣安堂,笑着说:“都来了,快进屋,外面冷。”
众人跟着老夫人走进正房,屋里暖炉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老夫人坐在上首的椅子上,让人给每位妾室都递了一杯温热的枣茶,又赏赐了每人一个红包,里面装着二两银子,算是新年的彩头。
“今年正月,府里安生,你们也都好好歇着。”
老夫人喝了口茶,目光落在赵氏身上,语气格外温和。
“赵氏,你身子重,不用每天来给我请安,好好在静云轩养着,缺什么就跟张嬷嬷说。”
赵氏连忙起身道谢:“谢老夫人关心,妾都记着。”
孟氏坐在一旁,端着茶杯,眼神掠过赵氏,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淡。
孙氏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了句什么,孟氏微微点头,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盛言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清楚,孟氏虽因皇上和老夫人的压力不敢再对赵氏动手,却也从未真正接纳这个怀着侯府子嗣的侍妾。
拜年的流程很快结束,众人告辞离开。走出荣安堂时,李姨娘特意放慢脚步,等盛言走到身边。
轻声说:“盛妹妹,年后侯爷要去北疆巡查军务,约莫要去一个月,你可知晓?”
盛言愣了一下,萧瀚去北疆巡查的事,她并未听说。
她看向李姨娘,见她神色平和,不像是故意挑拨,便点头道:“刚知晓,多谢李姐姐告知。”
“妹妹这些日子帮了赵妹妹不少,侯爷心里都记着。”
李姨娘笑了笑,声音压得更低,“侯爷走后,后院怕是还要靠妹妹多留意些,赵妹妹性子软,别让她受了委屈。”
盛言心里一动,李姨娘这番话,既是提醒,也是托付。
她知道李姨娘虽不争宠,却也是个心善的,便应道:“姐姐放心,我会多留意的。”
两人并肩走了一段路,便各自回了院子。
回到冷香院,春桃将老夫人赏赐的红包收好,兴奋地说:“姑娘,侯爷要去北疆巡查,咱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多准备些北疆的特产,等侯爷回来时给他送去?”
盛言摇了摇头:“侯爷去北疆是处理军务,不是游玩,咱们不必刻意准备。再说,他走后,后院虽看似平静,却也少不了暗流,咱们还是先顾好自己,多留意赵妹妹的情况。”
接下来的几日,盛言依旧按部就班地生活。
每天早上,她会让春桃去静云轩附近打听赵氏的情况,得知孟氏虽未再刁难,却也从未派人去探望过,日常饮食都是按普通孕妾的份例准备,不算差,却也谈不上精心。
盛言便让春桃每隔两天,就给赵氏送些滋补的食材,比如新鲜的鲫鱼、老母鸡,还有她托人从外面买来的安胎药材,让小红悄悄给赵氏炖着喝。
正月初十这天,萧瀚启程前往北疆。
临行前,他特意去了静云轩,叮嘱赵氏好好养胎,又去荣安堂给老夫人行了礼,最后才去了书房处理临行前的公务。
盛言没有去送行,只是让春桃给书房的侍卫送了一包她亲手炒制的北疆雪顶茶。
萧瀚喜欢喝淡茶,她特意控制了火候,炒得清淡,适合路上饮用。
傍晚时分,春桃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姑娘,侍卫大哥把这个给您,说是侯爷让他转交的。”
盛言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玄色的墨玉佩,上面雕刻着简单的云纹,质地细腻,触手微凉。
【系统提示:获得男主临行赠礼,解锁“男主远程好感”记录权限(可查看男主在外期间对宿主的间接评价),物资奖励:白银五两】
她将墨玉佩握在手里,心里清楚,萧瀚的这份赠礼,既是对她近期懂事的认可,也是希望她在他离开后,能继续帮着照看后院的子嗣之事。
萧瀚离开后,侯府的节奏慢了下来。孟氏每日除了处理后院的琐事,便是在正院练字、赏花,很少过问其他妾室的事。
孙氏作为孟氏的远房表妹,时常去正院陪她说话,偶尔会在府里走动,却也不敢惹事。
李姨娘依旧深居简出,只是偶尔会让人给老夫人送些她亲手做的点心。
唯有映月院的林氏,还在禁足中。听说她在院里时常发脾气,砸了不少东西,却也没人敢管。
毕竟是侯爷曾经的宠妾,禁足只是惩戒,没人敢真的苛待她。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二月初。天气渐渐回暖,院子里的积雪开始融化,老槐树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盛言的“备孕暂缓”模式依旧开启,系统界面上的受孕概率停留在62%,期间她完成了几次日常任务,都只获得了白银和物资奖励,没有概率增长,这让她更加安心。
二月初十这天,春桃从静云轩回来时,脸色带着几分慌张:“姑娘,不好了!赵妹妹今天早上突然腹痛,虽然没出血,但太医说她胎气不稳,需要卧床静养!”
盛言心里一紧,立刻起身:“怎么会突然胎气不稳?是不是饮食出了问题?”
“我听小红说,昨天孟氏让人给赵妹妹送了一碗燕窝,赵妹妹喝了之后,今天早上就开始腹痛。”
春桃急声道,“太医查了燕窝,没查出有毒,只说是燕窝偏凉,赵妹妹体质弱,受不住才会胎气不稳。”
盛言皱紧眉头,孟氏果然没彻底放弃!
她不敢用有毒的东西,便用“偏凉”的燕窝来暗害赵氏,既不会留下证据,又能让赵氏的胎象变得不稳。
她立刻对春桃说:“你去药铺买些干姜和艾叶,回来后煮水,我亲自给赵妹妹送去。干姜和艾叶都是温性的,能中和燕窝的凉气,稳住胎气。”
春桃应了一声,转身就跑。盛言则回到屋里,换了件便于行动的浅灰色襦裙,头上只插了一支简单的银簪,又从系统奖励的物资里取出一小包安胎的紫苏梗,才提着煮好的干姜艾叶水,往后院的静云轩走去。
静云轩的院子里,几个嬷嬷正守在门口,神色严肃。
看到盛言,为首的嬷嬷上前一步,拦住她:“盛侍妾,主母吩咐了,赵侍妾需要静养,任何人都不能打扰。”
“我是来给赵妹妹送安胎的汤药,耽误了胎气,你担待得起吗?”
盛言冷声道,语气带着几分威慑。那嬷嬷犹豫了一下,想到盛言得了老夫人的看重,不敢真的拦着,只好侧身让她进去。
走进正房,赵氏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紧紧抓着被褥,看起来很是痛苦。
小红守在床边,眼圈通红,看到盛言,连忙上前:“盛姐姐,您可来了!赵妹妹她……”
“我知道了。”
盛言打断小红的话,将手里的干姜艾叶水递过去。
“快给赵妹妹喝了,这水能稳住胎气。”
小红连忙接过,小心翼翼地喂赵氏喝了下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赵氏的腹痛渐渐缓解,脸色也好看了些。
她拉着盛言的手,声音虚弱:“姐姐,我好怕……我是不是保不住这个孩子了?”
“别担心,有我在,不会让你有事的。”
盛言握着她的手,语气坚定。
“以后孟氏送来的任何东西,你都别吃,就说太医叮嘱你只能吃清淡的家常饭。若是她逼你,你就说要去告诉老夫人,她不敢为难你。”
赵氏连连点头,眼泪无声地滑落:“姐姐,谢谢你……若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盛言又叮嘱了小红几句,让她好好照顾赵氏,才起身离开。
走出静云轩时,她看到孙氏站在院子门口,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盛言没有理会,径直往前走。
孙氏是孟氏的人,她在这里,定是孟氏派来监视赵氏的。
回到冷香院,春桃连忙迎上来:“姑娘,赵妹妹怎么样了?”
“已经好多了。”
盛言坐在椅子上,端起春桃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
“孟氏用偏凉的燕窝害赵氏,虽然没成功,却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只要赵氏还怀着孕,孟氏就不会善罢甘休。以后咱们要更加小心,多留意静云轩的动静。”
春桃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小声说:“姑娘,我听说林姨娘的禁足快满了,再过几天就要出院子了。她出来后,会不会又找咱们的麻烦啊?”
盛言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深邃:“她若是安分,咱们便井水不犯河水;若是她还想找事,咱们也不用客气。如今有老夫人护着,又有赵氏的胎事牵扯着孟氏的精力,林氏翻不起什么大浪。”
话虽如此,盛言心里却清楚,林氏出禁足后,后院的平静定会被打破。
她必须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新风波。
接下来的几天,盛言每天都会让春桃给赵氏送些温性的食材和安胎药材,赵氏的胎气渐渐稳定下来,太医也说只要好好静养,不会有太大问题。
孟氏见没能暗害成功,也没再继续动手,只是派人看得更紧了。
二月十五这天,林氏的禁足期满。一大早,映月院就传来了动静,丫鬟们忙着打扫院子,更换门窗上的旧帘子,显得格外热闹。
盛言站在冷香院的门口,远远地看着映月院的方向,心里清楚,侯府后院的平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