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堂暗流
齐景公坐在朝堂之上,眉头紧锁。殿下三位武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正昂首挺胸,汇报他们平定徐国叛乱的战绩。
“臣等率领精兵三千,大破徐国万人大军,斩敌将首级十二颗,俘获战车百乘!”公孙接声如洪钟,震得殿上帷幔微微颤动。
田开疆接话道:“徐国君主已俯首称臣,愿岁岁朝贡,年年纳粮!”说罢,三人相视而笑,满脸倨傲之色。
朝臣们窃窃私语,对这三位功高震主的勇士既敬且畏。唯有相国晏子静立一旁,双目微闭,似在养神,又似在深思。
退朝后,齐景公独留晏子于偏殿。
“相国可见今日三人之势?”齐景公忧心忡忡,“三人携功自傲,目无君上,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晏子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主公勿忧,臣观三人之气已显衰竭之象。刚不可久,强极必辱,此乃天道。”
“相国通晓阴阳之道,可能观人气运?”景公好奇问道。
晏子微微颔首:“人体有小周天,通天地大周天。气盛则色荣,气衰则色夭。公孙接眉间赤气过盛,心火燎原;田开疆颧骨青暗,肝木横逆;古冶子唇周泛黑,脾土壅滞。三人皆显脏腑失衡之兆,已埋病根。”
景公叹道:“即便如此,三人勇力非凡,寻常兵士难以近身。若要以武力制之,恐伤国本。”
晏子淡然一笑:“猛兽之力在爪牙,人之力在智慧。臣不需一兵一卒,只需一桃便可除之。”
景公愕然:“一桃?相国莫非戏言?”
“臣岂敢戏君。”晏子拱手道,“天地有阴阳,人事有顺逆。顺势而为,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主公且静观其变。”
三日后,景公依晏子之计,在宫中设宴犒赏三士。宴席丰盛,歌舞曼妙,却唯独不见晏子踪影。
酒过三巡,晏子方姗姗来迟,手中托一玉盘,盘上盛着两枚硕大无比的桃子,鲜红欲滴,香气四溢。
“此乃东海仙岛所产蟠桃,三十年一开花,三十年一结果,食之可延年益寿,强健体魄。”晏子向景公躬身道,“今特献二桃,请主公品尝。”
景公摆手道:“如此仙果,寡人何德何能独享?当赏有功之臣。”
晏子环视殿下众臣,最后目光落在三位武士身上:“齐国之功,莫大于三位将军。然桃仅二枚,人有三杰,当如何分配?”
公孙接当即起身:“某曾搏杀猛虎,护主公安危,此功可食桃否?”
晏子点头:“搏虎之勇,世所罕见,当食一桃。”
田开疆随即站起:“某屡次率军破敌,扩疆千里,此功可食桃否?”
晏子又点头:“开疆之功,利在千秋,亦当食一桃。”
古冶子见状大怒,拍案而起:“尔等之功,何足道哉!昔主公渡黄河,巨鼋兴风作浪,某入水搏杀,逆流百步,顺流九里,终斩鼋首。若论护驾之功,某最大!岂可无桃?”
晏子叹息道:“将军之勇,确实冠绝古今。然桃已分尽,如之奈何?”
古冶子怒目圆睁,手按剑柄,羞愤交加。公孙接、田开疆相视一眼,俱露愧色。
公孙接叹道:“吾功不及古冶子,反取桃不让,是无廉也!”遂弃桃于地,拔剑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