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卿看着杨宇霆,心中没有半分波澜。
知道,这不是幡然醒悟,更不是忠诚。
这是只走投无路的老狐狸,在用一种最极端方式,来换取生存空间。
他想当一把刀。
一把替自己处理所有见不得光的事情,隔绝所有脏水的刀。
代价,是张汉卿必须容忍他的存在,容忍士官派,作为一股依附于自己的势力,继续在奉天生存下去。
“好。”
张汉卿拿起那份名单,吹吹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
“这把刀,我收下了。”
看向杨宇霆,眼神深邃。
“但是,刀,就要有刀的样子。它必须绝对锋利,也必须……绝对听话。”
“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这把刀,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想要反过来,划伤主人手。”
“我会毫不犹豫的,让它断成两截。”
杨宇霆身体一颤,低下头。
“宇霆明白。”
“明白就好。”张汉卿将名单递给林权,“按名单抓人。敢反抗者,以间谍罪格杀勿论!”
“是!”
一场清洗,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席卷了整个奉天兵工厂。
数十名被日本人收买,或者与杨宇霆旧部勾结,准备继续搞破坏的工人和管事,在睡梦中被带走。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兵工厂时,整个工厂焕然一新。
所有人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异心。
张汉卿的铁血手段,彻底震慑了宵小。
然而,日本人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三天后。
奉天城最繁华的四平街道,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
一家由白俄商人开设的毛皮店,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十几个穿着奉军军服的“士兵”闯入。
不仅抢走货物和现金,还打伤数名店员,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调戏白俄老板的女儿。
事发后,这群“士兵”扬长而去,消失在街角。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白俄侨民,是奉天城里一股不小的势力,他们与欧洲各国领事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时间,英、法、美等国领事,纷纷向奉天军政府,提出严正抗议,要求严惩凶手,保障外侨生命财产安全。
奉天报纸,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此事。
一些亲日报纸,更是添油加醋,将矛头直指张作霖和张汉卿军政府,对其父子正在奉军内部进行的军队改编以舆论打击。
“军队整编,导致军纪涣散,骄兵悍将,为祸乡里!”
“少帅治军无能,奉天将陷于混乱!”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刚因为演习胜利和兵工厂改革,而声望日隆的张学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帅府,大青楼。
张作霖把一沓报纸,摔在张学良面前,气得胡子都在抖。
“混账东西!你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整编出来的兵?”
“老子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张汉卿拿起报纸,看着上面那些刺眼的标题,面沉如水。
他知道,这是日本人开始出第二招。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既然无法从内部破坏兵工厂,那就从外部,制造混乱,动摇他改革的民意基础。
手段卑劣,但有效。
“爹,您别生气。”张学良将报纸放下,“这件事有蹊跷。咱们奉军纪律严明,绝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一定是有人冒充我们,故意栽赃陷害。”
“我不管是不是栽赃!”张作霖吼道,“现在洋人的领事,天天找我要说法!城里商户,人心惶惶!你必须尽快解决这件事!”
“爹,给我三天时间。”张汉卿站起身,眼神坚定,“三天之内,我一定把真凶,揪出来,给您,给全奉天百姓,一个交代!”
“好!三天!”张作霖指着他,“要是抓不到人,你这个编练处处长,我看也别当了!先停职,滚回你的温柔乡里去!”
从帅府出来,张汉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如果不能在三天内破案,不仅他个人声望会受到重创,整个军队整编计划,都有可能因此搁浅。
没有回编练处,而是直接去了杨宇霆官邸。
这是杨宇霆“上交投名状”后,他第一次主动登门。
杨宇霆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已泡好茶,在书房等候。
“少帅,为四平街的案子来的?”
“你知道?”张学良挑了挑眉。
“这么大动静,想不知道都难。”杨宇霆递过去一杯茶,“日本人这招,够毒。直接打我们七寸。”
“我需要你的帮助。”张汉卿没有绕圈子,“你在奉天城,耳目众多。帮我把那十几个‘士兵’,找出来。”
杨宇霆笑了笑,“少帅,找几个小混混不难。难的是,如何证明,是日本人指使他们。”
“那些白俄商人,还有街上的目击者,只看到了穿奉军军服的‘凶手’。我们就算抓到人,日本人也可以矢口否认,说是我们自己找的替罪羊。”
“除非……”杨宇霆看着张学良,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让他们自己开口,指证日本人。”
“你有办法?”
“有。”杨宇霆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对付流氓,就要比流氓更流氓,更狠的手段。”
凑到张汉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张汉卿听完,沉默了片刻。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站起身,“我只有一个要求。动静,要足够大。要让全奉天,乃至全华夏的百姓,都看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要让外国人和国人,对日本人,感到……愤慨!”
“明白。”杨宇霆起身,躬身相送。
看着张张汉卿离去的背影,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张汉卿给了他一把刀,现在,是时候让这把刀,见见血了。
两天后。
奉天城南,一处废弃的货运仓库里。
十几个地痞流氓,被扒光衣服,吊在房梁上。
他们,正是两天前,在四平街上,冒充奉军,打砸抢烧的“凶手”。
杨宇霆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拿着滚烫的烙铁,听着手下人的审讯报告。
“督办,都招了。是日本黑龙会的人,通过一个叫矢野的浪人,找到他们。给了他们每人一百大洋,还有奉军军服,让他们去四平街闹事。事成之后,答应送他们去大连,避风头。”
“矢野呢?”
“已经被控制。就在隔壁。”
“带上来。”
一个身材矮小,留着仁丹胡的日本浪人,被两个壮汉,像拖死狗一样,拖了进来扔在地上。
矢野一开始还嘴硬,叫嚣着自己是大日本帝国的侨民,受领事馆保护。
杨宇霆没有跟他废话。
直接将烧红的烙铁,按在他的大腿上。
“滋啦——”
一声皮肉烧焦的声响,伴随着矢野撕心裂肺的惨叫,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
“我说!我说!我都说!”
不到十分钟,矢野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他不仅承认自己受黑龙会指使,策划四平街事件,还供出了一个更重要的人物。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二等秘书,吉本贞一。
正是这个吉本,向黑龙会下达指令,并提供资金和奉军制服样本。
拿到吉本的供词,杨宇霆眼中,杀机毕现。
“把这些人的供词,都录下来,让他们签字画押。”
把那个矢野,还有十几个地痞,处理干净。手脚麻利点,别留下痕迹。”
“是!”
“至于这个吉本贞一……”杨宇霆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奉天城的灯火。
“明天,我要让他的名字,传遍整个华夏。”
隔天。
《奉天时报》头版头条,用血红大字,刊登了一篇报道。
《惊天阴谋!四平街惨案幕后黑手竟是日本外交官!》
报道中,详细披露了日本领事馆秘书吉本贞一,如何勾结黑龙会,收买地痞冒充奉军,制造事端,企图嫁祸我军,破坏东北稳定。
报道还附上了十几个地痞流氓,以及浪人矢野,签字画押的供词影印件。
铁证如山!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奉天城,炸了锅!
所有百姓,涌上街头,群情激愤。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把日本人赶出奉天!”
“血债血偿!”
愤怒浪潮,从奉天,迅速蔓延到全国。
北平、上海、广州……各地学生和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反日游行示威。
全国报纸,都在谴责日本的卑劣行径。
日本政府,在铁一般的事实和山呼海啸般的舆论压力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与难堪。
日本驻华公使,不得不亲自登门,向张作霖道歉。
而事件主角,吉本贞一,被日本外务省,宣布“引咎辞职”,并被“秘密”遣返回国。
一场由日本人精心策划,旨在抹黑张作霖父子的阴谋,最终,却变成了一场全民反日浪潮。
让所有外国人和华夏人,看清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也让张汉卿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顶峰。
帅府里,张作霖看着报纸上,那些赞美自己儿子力挽狂澜,挫败日本阴谋的报道,咧着嘴笑得合不拢。
“他妈的,解气!真他妈的解气!”
拍着张学良的肩膀。
“好小子!给你爹我,狠狠地长了回脸!”
“这次,你不仅没把天捅出窟窿,还给老子,把天给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