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那个在他印象中知书达理、温婉娴静的闺阁女子。

此刻眼中燃烧的,是连他这个沙场老将都为之侧目的“虎狼心性”。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你想怎么做?”他声音沙哑地问。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孟玉缓缓站起身,遥望着皇宫的方向。

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像极了月光下被霜雪打过的寒梅。

“清君侧,靖国难!”

这六个字,如平地惊雷。

让孟大将军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谋逆!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阿玉,你疯了?!”他猛地抓住女儿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

“我没疯!”孟玉猛地回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光芒甚至比窗外的月色还要亮,“父亲,您手握三十万边军的虎符。

军心所向,为何要在此坐以待毙?

与其让我屈辱地死在柔然,不如放手一搏。”

“为孟家,也为这天下的百姓,搏一个朗朗乾坤!”

父女二人在深夜密谈,烛火摇曳。

影子在墙壁上拉长又缩短,直到天际泛起鱼肚白。

当孟大将军走出女儿房间时,他眼中的挣扎与痛苦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的脊背,似乎也更挺拔了。

次日清晨,李公公带着仪仗,前来“请”和亲公主上路。

他依旧是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尖着嗓子催促:

“孟小姐,时辰不早了,莫要误了吉时。

让柔然使节等急了。”

他甚至还特意瞟了一眼孟玉的闺房方向。

嘴角挂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孟玉一身红衣,缓步走出。

只是这一次,她穿的不是嫁衣,而是一身火红的软甲。

长发高高束起,英姿飒爽,眉宇间尽是肃杀之气。

腰间别着一柄短刀,背上则负着一张弓。

李公公看得一愣,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孟小姐,你这是……”

孟玉没有回答他。

她走到院中,看着那些前来“护送”她的禁军。

那些人一个个面色冷峻,手持长戈,仿佛随时准备将她押解走。

她冷冷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嘲讽,又带着决绝。

“父亲。”她轻唤一声。

孟大将军一身戎装,手持长枪,从正堂走出。

他身后,是孟家三百亲兵,个个甲胄在身,刀剑出鞘。

肃穆得像一堵墙。

李公公脸色大变,他指着孟大将军,厉声喝道:

“孟德!你想干什么?你想造反吗?!”

他的声音因为惊恐而变得更加尖利。

孟大将军没有理他,只是虎目圆睁,声如洪钟。

震得整个孟府都似乎在颤抖:“圣人昏聩,奸佞当道!

今有我女孟玉,不忍见社稷倾颓,百姓遭殃。

愿以身为旗,清君侧,靖国难!

凡我大秦子民,有不愿为昏君陪葬者,皆可随我!”

话音未落,孟玉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弓。

她弯弓搭箭,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犹豫。

“嗖——”

一支染血的箭矢划破清晨的宁静。

带着破空之声,精准地穿透了李公公的咽喉。

李公公双目圆睁,捂着脖子,喉间发出“嗬嗬”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