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肥皂
陆昭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乡试。
中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会试,才有机会踏入仕途。
这是他为父平反的第一步。
他日夜苦读,不敢有丝毫懈怠。
乔桑知道后,比他还紧张。
她不能帮他考试,但她可以提供信息优势。
她花了三天时间,泡在大学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古代科举制度和政治经济的论文。
她给陆昭发去一条长长的分析。
【当今大业皇帝,面临两大难题:一,北方蛮族屡屡犯边,军费开支巨大;二,南方数省连年水患,粮食减产,流民遍地。】
【你的策论,必须围绕这两点展开。不要空谈仁义道德,要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比如,农业上,你可以提‘圩田’和‘代田法’,提升粮食产量。军事上,你可以提‘屯兵制’,以战养战,减轻朝廷负担。】
这些知识,对陆昭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经世济民的策略。
他将乔桑的提点,结合自己的学识,反复推演,写成了数篇策论,烂熟于心。
考试前,乔桑又给了他一个“任务”。
【我教你做一样新东西,叫‘肥皂’。】
她把用草木灰、烧碱和动物油脂制作肥皂的流程发了过去。
【此物去污能力极强,远胜你那里的皂角。你把它做出来,组织乡亲们一起生产,卖给城里的富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