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沈雁雪与林砚被困冰缝中的七日,是一段生死与共、情感激荡的时光。他们本是科考队的成员,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被困在南极冰盖深处的一条裂缝中。起初,他们以为只是短暂的等待救援,但随着通讯设备失灵,补给有限,时间一天天过去,现实的残酷逐渐显现,而两颗心却在绝境中悄然靠近。

第一日

冰缝深不见底,四周是透明而厚重的冰壁,阳光透过裂隙洒下幽蓝的光晕,宛如深海。沈雁雪跌坐在冰地上,喘息未定,脸上还残留着雪崩瞬间的惊恐。林砚迅速检查她的伤势,确认她只是轻微擦伤后,才松了口气。

"别怕,我们会出去的。"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沈雁雪抬头看着他,眼中还带着迷茫:"我们还能出去吗?"

林砚没有回答,只是打开通讯设备,尝试联系基地,但信号微弱,断断续续。他沉默片刻,说:"先冷静下来,我们得节省体力和食物,等他们发现我们。"

那晚,他们背靠冰壁,靠着彼此的体温取暖。沈雁雪终于开口:"林砚,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次我们走不出去?"

林砚看着她,目光深邃:"那就死在一起,也比一个人死强。"

这句话,让沈雁雪心头一震。她忽然意识到,在这场灾难中,她并不孤单。

第二日至第三日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讯依旧无法恢复,补给只够维持五日,而他们不知道救援是否已经在路上。

"你相信他们能找到我们吗?"沈雁雪问。

林砚点头:"他们一定会来找我们。我们必须活着等。"

"可如果我们真的出不去呢?"

"那就在这里,把最后的日子过好。"

他们开始整理物资,分配食物,甚至在冰缝深处做了简单的标记,希望能为救援提供线索。沈雁雪开始记录下每一天发生的事,用笔记本写下他们的对话、情绪、希望与恐惧,仿佛在写一封永远寄不出的信。

第三日清晨,冰缝深处传来低沉的轰鸣,仿佛大地在呼吸。林砚拉住沈雁雪的手:"别怕,那是冰层在移动。"

"我们会不会被埋得更深?"她问。

"会,但也会有裂缝扩大,让阳光照进来。"

那一刻,沈雁雪忽然觉得,林砚不仅是她的同伴,更是她的支柱。

第四日至第五日

第四天,他们只剩下一半的补给。沈雁雪开始变得沉默,林砚则更加坚定地规划每天的行动——检查设备、记录时间、尝试用冰镐敲击冰层发出声响,希望引起外界注意。

夜晚,他们蜷缩在睡袋中,沈雁雪轻声问:"林砚,你以前怕死吗?"

"怕,但更怕死得没有意义。"

"那你现在觉得,我们这样活着有意义吗?"

"有意义。"他看着她,"至少我陪你。"

沈雁雪眼眶泛红,低声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喜欢你?"

林砚沉默片刻,轻轻点头:"我知道。但我一直不敢回应,因为我不想让你卷入我的世界。"

"现在呢?"

"现在我们可能只有彼此了。"

那一夜,他们在冰缝中相拥而眠,尽管寒冷刺骨,却第一次感到温暖。

第五日,沈雁雪主动牵起林砚的手:"如果我们还能出去,我想和你一起走完接下来的路。"

林砚紧紧握住她的手:"那我们一定得出去。"

第六日·第七日

第六日清晨,天边泛起一抹淡青,风雪稍歇,山间一片死寂。就在这沉静得近乎窒息的时刻,沈雁雪忽然睁开双眼,耳畔传来一阵微弱却清晰的嗡鸣声——像是某种金属器具敲击岩石的声音,又似远处有人低声呼喊。

“你听……是人!”她猛地抓住林砚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林砚也迅速坐起身,原本疲惫不堪的神情瞬间被希望点亮。他们被困于冰封峡谷已经整整五日,水源几近枯竭,食物早已耗尽。寒冷、饥饿、绝望几乎将他们吞噬,但此刻,那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敲击声,如同天边乍现的曙光,照亮了他们的心。

“是救援队!”沈雁雪眼眶泛红。

林砚立刻站起身,用手中唯一的一把冰镐猛力敲击着头顶的冰层。沈雁雪也不迟疑,拾起地上断裂的木棍,拼命敲打四周的冰壁。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呼喊,声音在空旷的峡谷中回荡,仿佛要穿透层层冰雪,直抵天际。

火堆早已熄灭,但他们仍点燃最后一点干草与碎布,制造出一缕微弱的烟雾,试图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几分钟后,头顶忽然传来回应的敲击声,紧接着是一声沙哑却坚定的喊话:“我们听到你们了!你们在哪?坚持住!”

沈雁雪泪流满面,林砚则紧紧将她拥入怀中,低声在她耳边说道:“我们做到了。”

那一刻,两人相视而笑,眼中不再是死亡的阴影,而是对生的渴望与彼此扶持的深情。

他们紧紧相依,等待救援的到来。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七日清晨,天未亮,峡谷上方传来密集的敲击声和呼喊声。沈雁雪和林砚强撑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回应。不久后,他们看见头顶的冰层被凿开一道缝隙,一缕晨光洒下,照亮了他们干裂的嘴唇和冻伤的脸庞。

“再坚持一下!我们正在凿洞救人!”那是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是来自山中一位年长的猎户,名叫雷伯。他带领着一支由村民组成的救援队伍,冒着风雪,徒步穿越冰封的山道,终于在第六日晚间抵达峡谷边缘。

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只有铁镐、铁铲、绳索与几把老式的火折子。雷伯年轻时曾是山中的猎人,熟悉地势,更懂得在极端环境下救人。他带领着十多个青壮年村民,轮流凿冰、挖雪,昼夜不停地工作,终于在第七日清晨凿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你们能爬上来吗?”雷伯在上方大声问道。

林砚抬头,望着那一线天光,艰难地摇头:“我们太虚弱了,可能……上不去。”

“那就用绳索!”雷伯果断下令。

几个村民立刻将粗麻绳固定在上方的岩石上,一端垂落至峡谷底部。接着,他们又系上一个用藤条编织的简易吊篮——这是山中采药人常用的工具,用于从悬崖上运送药材。

“我们先吊一个人上来,再下来接另一个。”雷伯沉声说道。

“我先上去。”林砚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体力比她好,可以配合你们。”

沈雁雪还想争辩,却被他轻轻握住手:“相信我。”

她最终点头,目送林砚系上吊篮。随着上方传来“起”的一声喊,林砚缓缓升空。他在半空中咬紧牙关,尽管浑身发冷,却咬牙坚持,配合着上方的拉力,一点点向上攀爬。

大约一刻钟后,林砚终于被拉上地面。他刚一落地,便被几个村民扶住。雷伯将他裹进一件厚重的羊皮袄中,递给他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你很坚强。”雷伯低声赞道。

林砚点头,喝下姜汤后,立刻转身:“快,救她!”

村民们再次将吊篮放下。这一次,沈雁雪被小心翼翼地系上吊篮。她的身体太过虚弱,几乎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几名村民轮流拉着绳索,缓慢而稳重地将她拉上地面。

当沈雁雪终于重见天光时,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被扶起时,第一眼便看到了林砚。他正站在不远处,目光焦急而温柔地望着她。

“我没事。”她虚弱地笑了笑。

林砚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一松手,她就会再次消失在风雪之中。

他们被抬上早已准备好的担架,由村民们轮流抬着,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下山。风雪虽未停,但他们的心却已如阳光般温暖。

在下山途中,沈雁雪轻声说道:“谢谢你陪我……如果没有你,我撑不到今天。”

林砚低头看着她,眼神坚定而深情:“谢谢你没放弃。”

他们的声音轻柔,却在风雪中交织成一曲无声的誓言。

阳光终于穿透厚重的云层,洒落在他们身上。那一刻,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他们的重生而洗礼。他们看着彼此,眼中不再是恐惧与绝望,而是坚定、深情,与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山风依旧凛冽,但他们的心,早已不再寒冷。

尾语

沈雁雪与林砚的故事,不只是一个关于生存的奇迹,更是一段在绝境中萌发、在生死间坚定的爱情。七日的冰缝生活,将他们推向极限,也让他们看清彼此的心。他们用生命证明:在最寒冷的地方,也能燃起最炽热的爱。

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深的记忆,也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无畏死亡,而是为了爱的人,拼尽全力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