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也看到了她,惊讶地走过来:“小雨?你怎么在这里?”
“我下班没事,过来逛逛,” 周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呢?”
“我也是,” 林夏在她旁边坐下,笑着说,“我家住在这附近,每天下班都会绕路走这条老街,觉得特别放松。没想到你也喜欢这里。”
原来,林夏虽然在公司里总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样子,其实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她负责的项目最近遇到了瓶颈,客户要求苛刻,她每天都要加班改方案,有时候甚至会失眠。
“我之前总觉得,只有我一个人这么累,” 林夏叹了口气,“看到你也在这里,突然觉得没那么孤单了。”
周小雨点点头,深有同感。她和林夏在公司里虽然是同事,但平时交流不多,没想到在这里,她们竟然能敞开心扉,聊起工作中的烦恼。
“以后我们可以一起逛啊,” 林夏提议,“这条老街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我知道有家老书店,里面有很多旧杂志,特别有意思。”
周小雨开心地答应了。那天晚上,她们一起逛了林夏说的老书店。书店很小,灯光昏暗,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旧书和杂志。老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正坐在角落里看报纸。
她们在书店里翻了很久,周小雨找到一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读者》,里面的文章质朴温暖,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看杂志的时光。林夏则找到了一本关于旅行的旧杂志,两人坐在书店的小凳子上,一边看一边聊,不知不觉就到了书店关门的时间。
走出书店,夜色更浓了,老街上的路灯依旧昏黄温暖。周小雨和林夏并肩走着,聊着工作中的趣事和烦恼,感觉心里的压力好像被一点点释放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周小雨和林夏每天下班都会一起在老街上逛。她们会去花店买一束便宜的鲜花,插在办公桌的笔筒里;会去小吃摊买一份刚出锅的炸串,边吃边聊;会去老书店翻找旧杂志,分享看到的有趣文章。
周小雨发现,和林夏一起逛老街,比自己一个人逛更有意思。林夏性格开朗,总能发现很多她注意不到的小细节。比如,巷口的那棵老槐树,每到周末就会有老奶奶在树下卖自己种的蔬菜;比如,修鞋摊旁边的那个小卖部,老板的女儿每天放学后都会帮着看店,写作业;比如,老书店里的老爷爷,每到下雨天就会在门口放一把旧雨伞,供没带伞的顾客使用。
这些小小的细节,像一颗颗温暖的小太阳,照亮了周小雨原本灰暗的生活。她开始不再总盯着工作中的失误,而是会注意到自己的进步。比如,今天她写的文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比如,她帮同事解决了一个小问题,比如,她终于找到了数据下滑的原因。
周五下午,周小雨提前完成了工作,和林夏一起早早来到老街。她们坐在张叔的修鞋摊旁边,看着张叔修鞋。张叔手里拿着一双旧皮鞋,鞋面上有一个小小的破洞,他正用细针,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补着。
“张叔,这么小的破洞,还值得修吗?” 林夏好奇地问。
张叔抬起头,笑了笑:“当然值得。这双鞋虽然旧了,但质量很好,只是破了一个小洞,修一修还能穿很久。每双鞋都有它的用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因为一点小毛病就放弃。”